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航空   1篇
航天技术   4篇
航天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1.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如今已成为世界闻名的中国火箭发射地.正是“长征”四号火箭.在这里创造了运载火箭发发成功的一次次辉煌。[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我们用数值积分法从无控气行器飞行试验数据换算气动系数的总结报告。对于俯仰和偏航静、动导数的换算,文中给出以攻角(姿态角)、过载、角速率为状态参数的三组估值方程组;我们还建立了以角速率为状态参数的静稳定度的估值方程组;为换算法向力导数,我们提出以攻角为状态参数,计及角速率零位漂移,相位迟后,同时对攻角和法向力导数进行状态估值和参数估值的系统鉴定方程组。估值过程采用改进牛顿-拉夫逊的叠代公式并以回归分析提供叠代初值。采用六自由度数字模拟验证了这些算法的正确性和适用范围,以及对遥测仪表测量精度的要求。模拟结果表明本法可用于从飞行试验和风洞实验数据换算非轴对称无控飞行器的俯仰和偏航静、动导数,法向力导数、静稳定度和阻力系数。  相似文献   
3.
孔祥言、朱毅麟、李颐黎和褚桂柏都是空间技术领域颇有知名度的专家。然而,他们四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组织——“四人小组”,由钱学森耳提面命,亲自指导他们进行我国早期卫星技术和空间技术发展的探索研究,这一段历史却少有人知。  相似文献   
4.
月球探测工程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嫦娥一号”卫星离发射的时间越来越近了,作为“嫦蛾一号”的运载火箭,“长征”三号甲也更加引起人们的注意。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长征”三号甲火箭的研制过程。  相似文献   
5.
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发展的必然。载人航天是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的体现,壮国威,振民心;载人航天能拉动和促进各方面技术的发展,造福人类;探索未知是人类永恒的课题,载人航天是开拓人类第四活动空间的重要途径,“人类决不会永远躺在这个摇篮里”。所以,任何政治、经济、科技、国防发达的国家,部十分重视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我国航天事业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1956年1月25日,在第六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说:“中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中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同年1月30日,周恩来总理在全国政协二届二次全体会议上发出了“向现代科学技术大进军”的号召。在周总理和陈毅、李富春、聂荣臻副总理领导下,国务院成立了科学规划委员会,组织数百名科学家研究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确定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和“以任务带学科”的方针,明确了57项重点任务,其中,第37项为《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便是航天技术。同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院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宣告正式成立![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别概述了1988~1990年间的中国航天活动。1988年,中国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4颗卫星——2颗国内实用通信广播卫星,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和一颗试验型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1989年,中国安排了多种运载火箭和卫星型号的研制任务。1990,中国计划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5颗卫星,其中包括为国外提供的发射服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