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464篇 |
完全免费 | 1618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27082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92篇 |
2021年 | 616篇 |
2020年 | 457篇 |
2019年 | 727篇 |
2018年 | 820篇 |
2017年 | 939篇 |
2016年 | 419篇 |
2015年 | 535篇 |
2014年 | 672篇 |
2013年 | 1349篇 |
2012年 | 1750篇 |
2011年 | 1665篇 |
2010年 | 1625篇 |
2009年 | 1614篇 |
2008年 | 1263篇 |
2007年 | 1097篇 |
2006年 | 1092篇 |
2005年 | 1133篇 |
2004年 | 997篇 |
2003年 | 761篇 |
2002年 | 576篇 |
2001年 | 687篇 |
2000年 | 577篇 |
1999年 | 481篇 |
1998年 | 447篇 |
1997年 | 359篇 |
1996年 | 363篇 |
1995年 | 326篇 |
1994年 | 375篇 |
1993年 | 347篇 |
1992年 | 318篇 |
1991年 | 273篇 |
1990年 | 268篇 |
1989年 | 256篇 |
1988年 | 222篇 |
1987年 | 202篇 |
1986年 | 165篇 |
1985年 | 127篇 |
1984年 | 112篇 |
1983年 | 106篇 |
1982年 | 118篇 |
1981年 | 94篇 |
1980年 | 93篇 |
1979年 | 87篇 |
1978年 | 69篇 |
1977年 | 30篇 |
1976年 | 19篇 |
1975年 | 17篇 |
1974年 | 39篇 |
1973年 | 7篇 |
1965年 | 9篇 |
1964年 | 33篇 |
1963年 | 19篇 |
1960年 | 30篇 |
1959年 | 36篇 |
1958年 | 27篇 |
1957年 | 29篇 |
1956年 | 1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灰色系统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总被引:70,自引:1,他引:69
刘思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36(2):267-272
论述了灰色系统理论产生的科学背景,简要介绍了灰色系统的有关概念和灰色系统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对灰色系统理论与概率统计、模糊数学等不确定性理论的异同作了比较,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这门迅速发展,日臻完善的新兴横断学科在国际国内学术界的影响和地位,及其在工业、农业、经济、能源、交通、石油、地质、水利、气象、生态、环境、医学、教育、体育、军事、法学、金融和生命科学等众多领域的成功应用。最后,提出了该领域中若干应当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2.
3.
汽车牌照自动识别技术研究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提出了一种汽车牌照的自动识别算法:先对图象进行直方图均衡,平滑去噪,二值化预处理,再根据车牌上文字变化特点快速,准确地从复杂背景中分割车牌最后采用投影-变换系数法取汉字,英文和阿拉伯数字的不同维数的特征,送到相应的BP神经网络中进行识别,较好地解决了汽车牌照的自动畜产 相似文献
4.
双凸极永磁电机的发展及现状 总被引:50,自引:10,他引:40
本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了该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特点,然后系统地概述该电机的发展和研究现状,最后将该机与其他电机在设计和运性能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进一步了解该电机的特点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超声速燃烧室等离子体点火实验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针对超燃冲压发动机在较低飞行M数(M0≤4)下的起动点火问题,利用氢氧燃烧加热脉冲风洞,在超声速燃烧室进口M数M=2、总温T0=960K条件下,分别采用等离子体点火器 先锋氢燃料和大功率等离子体点火器,探索了在超声速燃烧室中,实现煤油点火和稳定燃烧的方法。采用等离子体点火、凹槽火焰稳定器和从壁面喷射燃料方式,实现了煤油的可靠点火和稳定燃烧。研究表明,在燃烧室进口M=2、总温T0=960K时,采用大功率等离子体点火器,不需要先锋燃料,可以直接点燃煤油。 相似文献
6.
航班地面等待模型中的延误成本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29
研究了航班地面等待模型中延误成本的计算问题。建立了单元受限地面等待问题的数学模型,分析了航班延误成本的构成,给出了航班延误显性成本的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数学模型中目标函数的计算。最后,用分段排序和定步长排序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并与先到先服务(F irst com e,first served,FCFS)排序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对航班延误成本进行定量分析,能够更有效地控制航班延误的地面等待成本。 相似文献
7.
多指标区间数关联决策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根据区间数的特性,定义了区间数的距离,并证明了当区间数为实数时,区间数距离就是实数距离的推广;在此基础上,根据灰色关联度的理论,提出了区间数关联度的计算方法,从而把灰色关联分析理论由实数序列拓广到区间数序列;进一步研究了具有区间数的多目标决策问题,建立了多指标区间数关联决策模型。该模型不仅避免了寻求虚拟理想方案和负理想方案的困难,而且它把整个评价方案看作一个整体来寻求最优决策方案,还具有易于在计算机上实现的特点。最后,以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此方法为解决具有区间数多指标决策问题提供了一种科学、实用的决策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测量点云数据的多视拼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在实物反求中,往往需要将从各个不同视角测得的点云数据进行多视定位,统一到一个全局坐标系下,并经过数据融合使之能够便于后续的模型重建。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改进ICP算法,在采用标签法进行预定位的基础上,选取两个视图重叠区域中不同位置的数据点集作为控制点集,建立控制点的名义对应关系,然后进行坐标变换迭代求解,从而方便快速地实现了两个不存在明确对应关系的点云视图之间的准确定位。在进行多视拼合时,提出一种边定位边合并的方法,减少了多视顺序拼合时所产生的积累误差。对拼合后的视图,本文根据在重叠区域的缩小包围盒内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进行了数据融合。实例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B/L湍流模型在强压力梯度流场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29,自引:6,他引:23
对在湍流计算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的Baldwin/Lomax(B/L)代数湍流模型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B/L模型考虑了压力梯度及物面引射速度对内层VanDriest衰减因子的影响。与此同时,文中还用修正的B/L湍流模型对亚声平板附面层流动、拉伐尔喷管内的正激波/湍流附面层干扰流动进行了计算。计算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修正后的B/L模型不仅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具有强压力梯度的激波/附面层干扰区内流动压力分布,而且还可以准确地预报激波/附面层干扰引起的流动分离,从而为B/L模型的工程应用开拓了领域。 相似文献
10.
瞬时值电流控制逆变技术比较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电流瞬时值控制逆变器有多种实现方案.本文从系统稳定性、外特性以及负载适应能力等方面对电感电流反馈滞环电流控制,固定开关频率电感电流反馈控制和电容电流反馈控制进行了对比分析,以综合评估各种控制方案的性能,为方案选择提供依据。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在系统稳定条件略为苛刻的情况下,采用固定开关频率的电容电流反馈控制的逆变器具有很好的输出电压波形、很硬的外特性以及良好的非线性负载适应性.是一种较好的电流瞬时值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