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55篇 |
免费 | 1504篇 |
国内免费 | 31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4458篇 |
航天技术 | 319篇 |
综合类 | 257篇 |
航天 | 94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0篇 |
2024年 | 140篇 |
2023年 | 127篇 |
2022年 | 213篇 |
2021年 | 219篇 |
2020年 | 180篇 |
2019年 | 158篇 |
2018年 | 137篇 |
2017年 | 184篇 |
2016年 | 221篇 |
2015年 | 165篇 |
2014年 | 215篇 |
2013年 | 239篇 |
2012年 | 252篇 |
2011年 | 271篇 |
2010年 | 216篇 |
2009年 | 239篇 |
2008年 | 213篇 |
2007年 | 207篇 |
2006年 | 203篇 |
2005年 | 246篇 |
2004年 | 189篇 |
2003年 | 209篇 |
2002年 | 178篇 |
2001年 | 152篇 |
2000年 | 123篇 |
1999年 | 142篇 |
1998年 | 127篇 |
1997年 | 131篇 |
1996年 | 102篇 |
1995年 | 98篇 |
1994年 | 82篇 |
1993年 | 65篇 |
1992年 | 71篇 |
1991年 | 52篇 |
1990年 | 51篇 |
1989年 | 61篇 |
1988年 | 58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叉流管-管型换热器二维温度场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并导出叉流管-管型换热器传热过程的二维数学模型及相应的差分格式,对比实验数据和性能计算结果,表明数值方法是有效可行的。据此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已成功地用于组合发动机空气预冷换热器工作过程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根据有关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后端到喷管间的空间特征,对三维突扩后突缩内部流场计算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计算中成功地应用了SIMPLE算法解决复杂的三维流场计算问题,并在初场构成、源项离散及松弛系数的选取等方面都进行了调试改进。通过建立计算模型、划分网格、对方程及边界条件离散化和非线性处理,以及线性方程组求解等,计算得到了符合物理规律的数值解,指出了空间涡及二次涡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4.
介绍一种新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动力循环型式—全流量补燃循环的概念及其相对于其它动力循环的优点。为研究这一先进的循环系统,设计了一套小型全流量补燃循环氢/氧火箭发动机实验装置。结合该装置的系统方案,对其进行一维管路计算;通过对2个预燃室进行热力计算,确定了其燃烧温度和预燃气体的热物理性质;在燃烧室压强和混合比大范围变化的情况下,对氢氧推进剂的比冲特性进行探讨,以此确定燃烧室压强为4.0MPa,推进剂余氧系数为0.75。最后估算出该实验装置所能产生的推力为4018.77N。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初步探讨了用作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推进装置的组合发动机,估算了其性能、尺寸、重量以及使用这些发动机时的运载能力。 相似文献
7.
8.
9.
10.
汽车造型的不同处理方法、发动机安放位置、离地间隙、发动机舱冷却风的排出模式对轿车气动性能产生影响。应用FLUENT软件,分别对汽车造型的不同处理方法、发动机安放位置、离地间隙、发动机舱冷却风的排出模式进行气动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汽车造型的处理方法中以加车轮和加发动机舱对气动性能影响最大,发动机存在最佳的安放位置,不同的离地间隙对仿真结果影响很大,选择发动机舱冷却风的排出模式要综合考虑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