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1篇
  免费   1396篇
  国内免费   420篇
航空   2912篇
航天技术   530篇
综合类   585篇
航天   500篇
  2025年   17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侧压式进气道内部阻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骆晓臣  张堃元 《推进技术》2007,28(2):204-207
针对目前对超燃冲压发动机阻力特性的需要,以侧压式进气道为例,分别以内壁面和捕获流管为分析体,对其内部阻力进行分类;以数值模拟为手段,给出了总阻力的大小及各项阻力的分配比例,并分析了进气道几何参数变化对阻力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大系统中应用整体式Kalman滤波遇到的非实时性难题,本文提出一种能保持最优的分布式Kalman滤波计算方法——逐次正交化法。这是一种适合多微机并行计算的最优算法,确保滤波的“实时性”,优于一般次优分布式Kalman滤波器。  相似文献   
3.
叉流管-管型换热器二维温度场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惠尔  姚健 《推进技术》1994,15(4):62-66
建立并导出叉流管-管型换热器传热过程的二维数学模型及相应的差分格式,对比实验数据和性能计算结果,表明数值方法是有效可行的。据此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已成功地用于组合发动机空气预冷换热器工作过程的预测。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应力—强度干涉理论,推导了应力为Ⅰ型极小值分布,强度为威布尔分布的可靠度计算公式,并对冗长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化,在简化公式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数学技巧,改变积分公式中的积分变量和上下限。将被积函数化成在某一区域内的可积函数。采用de Boor编制的一种严谨的自适应Romberg外推格式的FORTRAN程序进行数值积分。对应予不同的组合参数,给出应力服从Ⅰ型极小值分布,强度服从威布尔分布的可靠度数值。本文最后讨论了服从这两种分布的组合参数的变化对可算度数值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套基于射频电容耦合放电原理的大气等离子体抛光原型装置,电容耦合等离子体炬首次被应用到了抛光系统中。针对SiC反射镜的加工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工作正常,并可以实现亚纳米级的表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型飞机空中受油管在收上位置钢珠锁自动开锁故障,对空中受油管液压收放系统、电路控制系统、收上位置钢珠锁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比对钢珠锁开锁压力理论计算和收放系统回油压力测试试验结果,找出空中受油管收上位置钢珠锁自动开锁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自1989年美国Galileo探测器在探测木星的途中顺访了小行星951 Gaspra和243 Ida起, 小行星探测已经逐渐成为各主要航天国家深空探测的重点目标之一. 过去30年, 小行星探测任务从飞掠探测到专访探测再到采样返回, 探测类型愈加丰富, 并逐步从单纯的科学探测发展到小行星防御与资源利用. 中国预计在2025年发射天问二号, 同时计划开展首次小行星防御任务. 在此背景之下, 本文详细分析了迄今为止小行星探测任务的历程、科学目标、科学载荷配置以及主要研究成果, 并重点研究了日本Hayabusa和Hayabusa 2任务及美国OSIRIS-REx任务的样品储存管理、分配经验和返回样品实验室初步分析流程, 以期对中国未来小行星探测任务的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 设计低成本、多频次采样返回任务; 统筹任务规划, 注重加强任务之间的配合; 加强科学团队建设是更好地规划中国未来小行星探测任务的要点.  相似文献   
8.
从叶片表面静压分布分析弯曲扩压叶栅的能量损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常规直叶片、正弯曲叶片及反弯曲叶片组成的3种平面扩压叶栅的叶片表面静压和出口流场在-5°,0°,5°及10°四个攻角下进行了测量,并给出了叶片表面静压分布特性及出口流场的能量损失分布特性。本文试图从叶片表面静压分布来分析弯曲扩压叶栅的能量损失机理,探讨不同弯曲叶片在扩压叶栅中应用的变工况性能。  相似文献   
9.
平面埋入式进气道的口面参数选择与试验验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姝  郭荣伟 《航空学报》2005,26(3):268-275
为了提高飞行器的隐身性能和降低其迎风阻力,采用具有平面腹部的低雷达截面外形机身与埋入式进气道的组合是一种良好的解决方案。但迄今尚未有成熟的平面埋入式进气道设计方法可供借鉴,为此对平面埋入式进气道口面参数进行了组合对比研究,旨在通过口面参数的选择来改善进气道的气动性能。在此基础上,选择一组口面参数设计了一梯形进口的平面埋入式进气道方案,并进行了高速风洞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进口侧棱决定了所产生的卷吸涡的强度,而前唇口导流角决定了进口段的横向压力梯度,两者均是驱动主流进入进气道内部的关键因素,为此对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和周向畸变指数均有着重要影响;后唇口型线特征参数对进气道出口总压高低压区的分布起着调节作用,为此可以作为控制周向畸变指数的一种辅助措施。(2)合适的口面参数能明显改善平面埋入式进气道的性能。选取23°导流角、4°侧棱角以及30°后唇口型线特征参数组合进行了方案设计和风洞试验验证,在Ma0=0.7,α=-2°~8°,β=0°~2°的范围内,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在0.920~0.952之间,周向畸变指数在1.142%~2.237%之间,达到了实用水平。(3)研究范围内,攻角的增加有利于改善平面埋入式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和周向畸变指数,而小角度侧滑时对出口流场畸变的影响不大,不仅未下降,反而稍有增加。  相似文献   
10.
管道测压系统频率响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准确测量模型表面的脉动压力对于研究建筑物表面风荷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验室中通常采用管道系统和传感器对物体表面压力进行测量.然而,模型表面的压力信号通过管道系统后会在幅值和相位两方面发生畸变.在管路系统中加限流器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管路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笔者应用Tijdeman的管道频率响应理论进行了不同管子和限流器尺寸参数组合的计算,并且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计算和实验结果符合良好,文中进而讨论了有关参数对管路系统频率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对如何正确测量建筑物表面脉动压力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