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9篇 |
免费 | 444篇 |
国内免费 | 128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747篇 |
航天技术 | 163篇 |
综合类 | 208篇 |
航天 | 18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篇 |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39篇 |
2021年 | 37篇 |
2020年 | 54篇 |
2019年 | 48篇 |
2018年 | 49篇 |
2017年 | 43篇 |
2016年 | 58篇 |
2015年 | 50篇 |
2014年 | 68篇 |
2013年 | 72篇 |
2012年 | 90篇 |
2011年 | 74篇 |
2010年 | 59篇 |
2009年 | 64篇 |
2008年 | 61篇 |
2007年 | 56篇 |
2006年 | 52篇 |
2005年 | 39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典型伺服弹性试验产品齐套与试验周期均较长,获取伺服弹性参数的时间点在研制阶段相对滞后的现状,提出了一种面向飞行器快速开发的半数字化伺服弹性试验方法。首先给出了低产品需求伺服弹性开环试验方法与基于数据的飞行器伺服弹性参数获取方法,该方法相对于典型的伺服弹性开环试验方法减少了试验软硬件产品需求。之后,在开环伺服弹性试验结果基础上,给出了考虑气动力影响的数字化闭环伺服弹性试验方法。提出的方法面向飞行器工程研制,兼顾成本、进度与准确性,适用于飞行器快速研制。 相似文献
2.
基于星座恢复法降低PAPR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降低峰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ratio,PAPR)的方法——星座恢复法.在发送端采用软件削波限幅的方法来降低系统的峰均比,其系统结构简单、且可根据系统的要求灵活地改变PAPR值;在接收端根据调制信号的星座特性恢复出被限幅数据的实际值,从而减小了信号的畸变,提高了系统的误码性能.为了使星座恢复法更具实用性,对其算法进行了简化,从而大大地减少了系统的运算量.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选择性映射法(Selective mapping,SLM)相比,基于星座恢复法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系统,其误码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算法较简单,且无需额外信道来传送附加信息.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在实验教学中,发展设计性实验可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也为学生后续的毕业设计,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幂律型流体射流破碎建模和实验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了射流破碎研究的现状,讨论了幂律型流体射流破碎建模和实验的相关问题。射流破碎建模的关键在于依据流体的胶凝结构和组份物性,射流与环境气体之间的作用关系,提炼主要影响因素。射流破碎实验研究的关键在于高分辨率和高速成像技术等光学测试技术。建模和实验的主要作用在于揭示射流破碎的机理,分析相关因素的影响,为喷注器雾化研究提供参考,为燃烧室冷却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准确显示圆喷管内流场,对于了解和控制该流场具有一定意义,并能为相关数值计算结果提供验证.为此,必须首先解决较厚圆喷管成像畸变带来有效视场减小的问题,采用圆喷管外加校正柱透镜方法可以予以校正.校正柱透镜的设计采用厚透镜焦距计算和ZEMAX软件优化设计相结合,并进行了静态验证,将有效视场从不到30%提高到了大于80%;其次,校正设计时假设圆喷管内折射率为1,并以平行光出射,通过对这个假设的分析,表明其对圆喷管内一定的高温高压流场显示结果影响较小;然后,分析了流场显示的可行方法,给出了动态显示结果;最后指出了该校正方法的可行性和对于定量干涉测量的局限性.该研究对于圆喷管内燃烧流场的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7.
8.
综合升力体和乘波构型的气动性能优势,发展了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前体气动构型的设计方法。运用该方法参考某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布局方案,设计了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布局。对该类高超声速气动布局进行了数值模拟、优化设计和试验研究;并研究了该类气动布局在高空飞行时,稀薄气体效应对气动性能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构型前体预压缩面能够将高压气体封闭在构型下表面,实现了乘波构型的设计概念;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对于该构型宽展比应在0.4~0.6之间,通过优化升阻比至少有3%~5%的提高余地。对DSMC算法的碰撞模型和有效碰撞次数进行了改进,发展了临近空间飞行器气动性能模拟软件。研究结果表明,在临近空间区域,该类气动布局的升阻比特性略有下降,但仍旧保持了高升阻比的气动优势。 相似文献
9.
10.
基于实验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研究了外界反压和底部二次流对塞式喷管底部的影响。实验表明,底部压强分布相对较均匀,底部在不同外界反压下具有不同的气动状态。如果主流在底部受压缩,底部有气动开放的趋势;如果主流在底部受膨胀,底部有气动闭合的趋势;如果底部同时存在压缩和膨胀,其状态与受到压缩和膨胀的相对强弱有关。二次流的注入使底部开闭过渡点的压比值升高,底部闭合后的压强值增大,有利于防止底部开闭过渡时推力出现较大幅度降低。二次流流量达到主流的2.0%后,加大底部二次流流量不再影响底部压强,过多地注入反而会降低塞式喷管的总体效率,1.5%~2.0%主流流量的二次流注入是比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