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18篇 |
免费 | 735篇 |
国内免费 | 301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629篇 |
航天技术 | 357篇 |
综合类 | 242篇 |
航天 | 42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7篇 |
2024年 | 48篇 |
2023年 | 52篇 |
2022年 | 98篇 |
2021年 | 84篇 |
2020年 | 105篇 |
2019年 | 119篇 |
2018年 | 89篇 |
2017年 | 107篇 |
2016年 | 118篇 |
2015年 | 105篇 |
2014年 | 117篇 |
2013年 | 103篇 |
2012年 | 128篇 |
2011年 | 149篇 |
2010年 | 101篇 |
2009年 | 113篇 |
2008年 | 132篇 |
2007年 | 118篇 |
2006年 | 78篇 |
2005年 | 69篇 |
2004年 | 54篇 |
2003年 | 54篇 |
2002年 | 54篇 |
2001年 | 55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42篇 |
1998年 | 50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28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自制的装有 BaF_2探头的高探测效率的正电子湮没寿命谱仪测量了在室温下正电子素 o-Ps 与 p-RPhG 及 m-RPhG(R=NO_2,Cl,H,CH_3,cH_3O)在20%(V/V)二氧六环水溶液中的络合形成速度常数。实验结果表明,这些o-Ps-M 络合形成速度常数 K 值均与作为配位体的 p-RPhG、m-RPhG 的碱性解离常数 K 的负对数 pK_2 呈线性函数。这表明上述瞬态络合反应满足线性自由能关系,由此可推断出上述络合反应的一些重要性质。 相似文献
2.
高燃速丁羟推进剂配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多种途径的试验,对高燃速丁羟推进剂配方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超细防结块氧化剂和液固组合燃速催化剂能使推进剂的燃速达到70mm/s以上(在6.864Mpa压强下);采用组合工艺助剂可改善推进剂工艺性能.本推进剂燃烧稳定,压强指数和温度敏感系数较低,力学性能良好,为高燃速推进剂的研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拜斌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17-20
重点分析由作动器非线性因素(速率限制)引起的Ⅱ型PIO问题。将非线性因素线性化,采用赫尔维茨稳定性方法分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稳定性,采用二次型稳定性方法分析参数时变系统的稳定性。运用ROBAN算法确定稳定域,进而得到条件分析模型,分析了三种条件下的PIO趋势,给出合适的作动器设计方法。仿真研究表明,采用该方法设计的作动器使得某型飞机飞控系统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可以有效避免Ⅱ型PIO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5.
本文讨论了不同测量条件对正电子素络合反应速度常数测定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稀溶液的条件下,使用我们特殊设计的盛装溶液的匣式容器能大大提高放射源的使用率并能完全避免放射性废水。 相似文献
6.
Ap复合固体推进剂稳态燃烧模型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国内外典型的且较为成熟的高氯酸铵复合固体推进剂稳态燃烧模型进行了简要的综述,涉及的燃烧模型有:GDF模型、HR模型、BDP模型、临界粒径模型、PEM模型、CIT/JPL模型、两区模型和价电子模型。对上述模型的适用范围、特点和优缺点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在某飞机模型大振幅风洞试验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了单自由度叠加模型、动导数模型、混合模型和非定常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单自由度叠加模型、动导数模型和混合模型在小攻角时均是可用的,在大攻角时都不能正确反映飞机的非定常迟滞特性;但与前两种模型相比,混合模型在中等攻角时仍然适用.对于非定常模型,无论在小攻角还是大攻角时,均能较好地反映耦合运动的非定常气动特性. 相似文献
8.
施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6,28(3):436-439
提出了一种按组成系统的各单元任务失效率比例,并考虑各单元的重要度来分配系统可靠性参数指标的新方法;给出了分别以失效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表达的分配比例因子及分配公式。该方法是AGREE分配法的改进。文末举例说明该方法的应用及其分配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声波震荡和机械搅拌的方式,制备了以SiO2为凝胶剂的凝胶汽油QNJ?1和QNJ?2,利用旋转式流变仪对QNJ?1和QNJ?2的表观粘度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凝胶剂含量、剪切速率以及预剪切对凝胶汽油表观粘度的影响,获得了该种类型的凝胶汽油在不同剪切速率下的表观粘度。实验表明,随着凝胶剂含量的增加,表观粘度增大,在低剪切速率条件下尤为明显;当凝胶剂含量相同时,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且减小幅度越来越小;预剪切能够显著降低凝胶汽油的表观粘度。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了解凝胶汽油粘度对雾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水中上升气泡体积变化率的图像分析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中上升气泡的体积变化率是舰船自消隐特种气幕技术等诸多研究的重要基础。鉴于当前对这一体积变化率研究的紧迫需求,提出并较为深入地研究了水中上升气泡体积变化率的图像分析技术。首先,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专门建立了分析计算的数学模型;进而给出了分析的实施方法,即利用摄像法获取水中上升气泡的图像序列,并从中得出所需图像的相关信息,再利用建立的模型即可求出其体积变化率;同时,设计了专门的实验,初步验证了这一分析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