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6篇 |
免费 | 526篇 |
国内免费 | 196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123篇 |
航天技术 | 311篇 |
综合类 | 232篇 |
航天 | 20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2篇 |
2024年 | 54篇 |
2023年 | 74篇 |
2022年 | 91篇 |
2021年 | 93篇 |
2020年 | 61篇 |
2019年 | 57篇 |
2018年 | 67篇 |
2017年 | 54篇 |
2016年 | 54篇 |
2015年 | 48篇 |
2014年 | 73篇 |
2013年 | 75篇 |
2012年 | 79篇 |
2011年 | 92篇 |
2010年 | 71篇 |
2009年 | 87篇 |
2008年 | 56篇 |
2007年 | 68篇 |
2006年 | 62篇 |
2005年 | 71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47篇 |
2002年 | 32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44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38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30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电离层测高仪系统中,O波与X波的分离非常重要.本文提出一种新的O波与X波分离的实现方法,根据电离层回波的极化特性,通过在接收电路上采用数字方法合成圆极化波的方式,实现了对O波与X波的有效分离.与现有DPS-4测高仪系统采用模拟域电信号合成圆极化波的方法相比,本文方法通过在数字下变频处理过程中引入±90°相移,消除了在模拟域电信号合成方法中相移器的带宽限制和非线性问题.另外,该方法在实现发射和接收信号的极化状态转换时不需要连续切换多个模拟开关,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二维非常规压缩型面超/高超声速进气道的设计概念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为了提高满足一定尺寸要求的进气道的性能,提出了一种非常规压缩型面进气道,并用数值模拟手段对该进气道和常规的二维斜楔式进气道的性能进行了比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设计工况下该进气道能够获得跟常规二维斜楔式进气道大致相当的气动性能。非设计工况下,该进气道性能优于常规进气道。一体化设计时,该进气道对保持前机体来流附面层的稳定性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5.
6.
正弦波模型化测量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对应用较多的几种正弦波模型化测量方法进行了综述,它们是曲线拟合法、直方图统计分析法、FFT法和拍频法。较详细地介绍了这几种测量方法的典型用途以及特点,通过比较几种方法的优缺点,讨论了它们应用中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液态煤油旋转爆震发动机短距离快速起爆问题,进行了煤油/氧气预爆器方案设计。此方案包括双级轴向旋流和离心喷嘴匹配方案、半圆轴向垂直预爆管和圆管切向预爆管等设计,建立了液态煤油/氧气预爆器爆震波特性试验台。探讨了不同工作时序、当量油气比、预爆管结构等对预爆器爆震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爆器产生的爆震波压力达到4.0MPa以上,爆震波传播速度高于1300m/s,液态煤油/氧气最佳当量油气比存在于0.6-0.73之间一点。对比半圆轴向垂直预爆管和圆管切向预爆管,圆管模型爆震波压力明显高于半圆管模型,而传播速度却低于半圆管模型,圆管模型整体存在着前导激波的生成,而半圆管模型却在生成的爆震波后方有明显的压力波动现象 相似文献
8.
二维跨音速流动计算的显式多步有限面积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按Jameson等的思路,采用新的人工粘性项系数,建立显式多步有限面积方法,给出绕NACA0012翼型和RAE2822翼型跨音速流动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如何确定脉冲爆震发动机平均推力的问题,介绍了体积比冲估算法、推力壁压力曲线积分法和弹簧-质量-阻尼系统法的计算与测量原理。建立了PDE模型机推力测试台架系统。同时采用推力壁压力曲线积分法和弹簧-质量-阻尼系统法对一PDE模型机在不同频率多循环工况下的平均推力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对比分析了体积比冲估算法、推力壁压力曲线积分法和弹簧-质量-阻尼系统法所获得的PDE模型机平均推力计算值与实验值,发现:PDE模型机的平均推力随工作频率的升高基本上呈线性增加;同一工作频率下,采用体积比冲估算法得到的平均推力最大,推力壁压力曲线积分法次之,弹簧-质量-阻尼系统法最小;PDE模型机平均推力应处于推力壁压力曲线积分法与弹簧-质量-阻尼系统法所测推力之间。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