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研究了航空发动机加力过渡态控制的新方法。在不改变原有发动机控制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增广LQR法(Augmented 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ALQR)综合ADRC(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干扰补偿控制的算法(简称ALQR+ADRC),该算法除了有原ALQR控制所具备的强的消除静差能力之外,还兼具AD-RC优良的干扰补偿能力。通过模拟快速进入/退出发动机加力过渡态过程,验证了该算法具有理想的控制效果,能够较好地协调加力燃油供给和喷口开张,在整个过渡态过程中对核心机工作有较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3.
4.
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氧原子在Nb中的扩散现象以及施加应变的影响,并对氧原子在Nb-Ti、Nb-Zr合金中的团簇化进行了计算分析.发现在单向应变下,在平行于应变方向上,氧原子的扩散势垒随着应变的增大不断减小,当应变为10%时,扩散激活能从初始的0.92 eV降低至0.5 eV左右;在垂直于应变方向上,氧原子更容易扩散至被拉长的八面体间隙中,即单向应变下氧原子会在Nb中沿应变方向聚集排列,这会在实际材料中导致应力的集中.计算研究了氧原子在Nb合金中的团簇化问题,发现在纯Nb中,氧原子倾向于均匀分布而不是形成氧原子对;添加合金元素Ti和Zr后,随着氧原子浓度的升高,氧原子对将在合金元素周围形成,Zr周围氧原子对的形成可使体系的能量降低0.29 eV. 相似文献
5.
航空发动机的气路故障诊断对于发动机的视情监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故障隔离精度,提出在传统稳态性能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融合发动机瞬态性能数据的方法。通过分析各性能参数在过渡态下的变化趋势,辅助发动机状态监控,实现故障的精确隔离。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型发动机过渡态后振动超标故障,对涡轮支承尺寸、支点螺栓紧固、涡轮高度和扇形封严件M、N尺寸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控制措施,最终消除了发动机台架试车振动故障,保障外场装备完好率。 相似文献
7.
为验证吸气式涡轮冲压发动机(ATR)模型的精度,参考国外公开的试验数据,对现有ATR模型进行了修正.使用修正后的模型模拟了ATR节流性能和过渡态性能.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对比表明:高换算转速条件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对误差在1%以内;低换算转速条件下,由于燃气发生器燃气性质和燃烧室出口燃气性质不准确,相对误差有所增加,但未超过5%.全换算转速范围内各参数变化趋势相同.对比结果表明该ATR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ATR慢车以上工况的性能,同时证明了现有ATR模型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试验方法测量了悬停和过渡状态倾转旋翼机旋翼/机翼气动干扰特性,部分揭示了干扰流动的机理。基于3D-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技术的流场测量结果,发现大总距状态相对于小总距时倾转旋翼下洗流收缩更为剧烈,并有更强烈的卷起涡;揭示了"喷泉效应"的产生机理,受旋翼诱导作用的影响,"喷泉"中心的位置会随着总距和间距的改变而发生显著变化。测量了不同构型及状态参数对倾转旋翼/机翼之间气动干扰影响,发现减小垂直或水平距离均可使倾转旋翼升力有所增大,但将会增加机翼受到的旋翼下洗载荷。进行了该构型过渡状态气动干扰特性试验,获得旋翼、机翼综合气动特性与机翼攻角之间的影响关系,在较大机翼攻角时,将会加强对旋翼下洗流的阻碍作用,对旋翼起到类似"地面效应"的增升效果,但该现象随着机翼的偏转不断削弱;机翼升力随机翼段攻角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10.
利用量化计算的方法,在 B3LYP/6-31G(d)水平上对 CH2O→H2+CO小分子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计算得到了反应物、过渡态及产物的分子构型。通过对分子结构参数的比较,对反应过程有了初步认识;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了该反应的内禀反应坐标,从而确定了反应的具体路径,得到了该反应的活化能,并对反应物、过渡态及产物的电荷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