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0篇 |
免费 | 256篇 |
国内免费 | 45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628篇 |
航天技术 | 36篇 |
综合类 | 77篇 |
航天 | 23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8篇 |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32篇 |
2021年 | 32篇 |
2020年 | 35篇 |
2019年 | 27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33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29篇 |
2008年 | 39篇 |
2007年 | 43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本文介绍了聚丙烯腈原丝碳布酚醛复合材料的研制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材料是比人造纤维原丝碳布酚醛复合材料性能更好的一种烧蚀材料,可用它作为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的主要烧蚀材料. 相似文献
4.
航天飞机起飞的瞬间,其主发动机的点火给予固体火箭助推发动机的纤维缠绕壳体一个很大的弯矩,使复合材料壳体的尾部受到了很大的压缩载荷。由于连接的需要,复合壳体尾部具有很复杂的设计,涉及到嵌入的布带和螺旋层减薄问题。为了研究发射瞬间加载状态下的纤维缠绕壳体性能,开始了试验和分析的综合研究。本文将叙述试验计划的研究结果,包括几台全尺寸和300多台缩比壳体的试验。该计划从短期研制工作开始,其目的是要确定适合的缩比试验样品,以便测定材料的抗压强度。一旦缩比样品确定之后,就开始实施更全面的试验计划来确定缠绕壳体的工艺和设计参数变化对强度的影响。为了验证分析预测的有效性,在模拟发射瞬间的弯曲状态中进行了全尺寸壳体试验。在所有的试验中特别注意观察壳体破坏的顺序,即载荷从螺旋层薄弱部位传递到坚固布带终止部位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5.
复合材料壳体磁场固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及缠绕壳体在磁场中缠绕和固化的技术为前苏联独有,美国只作了一些验证研究。这种技术使得复合材料加工过程中树脂基体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固化后力学性能显著改善,而且质量更加稳定。实现该技术的设备已在前苏联应用。磁场中固化还适用于树脂涂层和粘接层。 相似文献
6.
盛磊 《运载火箭与返回技术》2000,21(3):43-48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电子束固化工艺采用电子加速器给电子以足够的能量使树脂体系发生交联反应而固化。该工艺不需要热压罐,可在室温下固化,从而降低模具费用,节省能源,减小制品中的热应力,制品综合性能好,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低成本生产的一种新颖方法。电子束固化的基本条件是要有可被电子束固化的树脂体系和电子加速器,该方法已被用来生产大型空间运载器的结构部件。 相似文献
7.
8.
本文综述了玻璃纤维、凯夫拉纤维、碳纤维、陶瓷纤维增强的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发展与应用,简述了我国复合材料开发现状与国外的差距,以及笔者为缩短这一差距而提出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航天飞机的表面贴有两万多片陶瓷防热瓦。在航天飞机完成每次飞行任务之后通常要更换其中的许多防热瓦。要更换的理由是脆弱的防热瓦在航天飞机的飞行中很可能被损坏,以及在瓦内或瓦的附近测得的数据要求更换。 过去,防热瓦一直是洛克威尔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生产的,使用洛克希德导弹及宇航公司生产的玻璃纤维坯料。为了给航天飞机热防护系统的维修、更换更快地提供新瓦,NASA 相似文献
10.
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是新兴的强韧性结构材料,用于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等宇航结构件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混杂纤维(玻纤/碳纤)复合材料的研制重点和宇航结构部件实际应用两个方面,收集分析了有关技术信息,指出了混杂纤维(玻纤/碳纤)复合材料强韧化的基础理论和工艺技术重点,提出了我国采用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