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83篇
航天技术   13篇
综合类   26篇
航天   16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金刚石模拟高脆性、高熔点微流星体材料,对航天器典型Whipple防护结构进行高速撞击试验.试验表明,撞击产生的高温高压效应导致金刚石部分或全部转化为石墨,金刚石对防护结构的损伤主要体现在中低速阶段,当撞击速度大于4.3km/s时,对后板的灼烧损伤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在高超声速风洞试验中,用普通纹影仪配上单次亚微秒火花光源,组成亚微秒火花聚焦阴影系统,同时采用延时同步器控制闪光时间,在同一次吹风试验中,用普通相机拍摄出振荡频率达3000Hz 的激波运动周期过程。文中提供的一组照片清晰地显示出激波、分离区及激波与边界层的干扰,可以看出激波传播状况,这对分析研究是很有用处的。  相似文献   
3.
高磊  许东 《航空动力学报》2017,32(11):2653-2658
针对光线通过复杂流场时产生的光传输效应问题,提出了基于背景纹影技术的复杂折射率场测量方法,给出了根据粒子图像偏移量求解折射率场分布的计算方法和推导过程,并对该方法的分辨率与灵敏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火焰上方折射率场的分布进行了实验测量,利用粒子图像测量(PIV)技术对实验图像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实验测量得到的空气折射率最大值为100029,最小值为100009,测量有效值小于00001。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能够有效实现复杂折射率场的实时精确测量。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利用计算机存贮量大、运算能力强的特点研究了一种分析纹影干涉图,计算密度场的图像算法。这套算法包括使用低通滤波技术消除干涉图背景中的高频噪声,使用 Hilditch 算法细化宽度多于一个像素的干涉条纹,使用模式识别方法提取干涉条纹的位移量,最后应用数值积分技术求解密度场的空间分布。这里研究的图像处理方法提高了纹影干涉图定量分析的精度、加快了实验结果的处理速度,给出了直观可靠的数值结果,是一种实用有效的图像算法。  相似文献   
6.
合成孔径雷达回波数据速率一般高达3GSPS,如何采集、存储、压缩、传输如此高速率的数据成为一个难点。文章在分析了SAR回波数据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SAR高速实时信号处理系统。该系统以FP-GA为核心处理器、ADC08D1500为高性能的AD采集芯片、DDR_SDRAM为数据存储器、TLK2711为数据传输芯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高速实时信号处理系统性能良好,能够很好地实时处理高速率的SAR回波数据。同时该系统易于实现,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彩色纹影的EdneyIV型激波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了一种高分辨率和灵敏度的彩色纹影技术,研究高超声速条件下EdneyIV型激波相互作用。解决了制作彩色滤光片的关键技术,采用特制的彩色滤光片代替了传统纹影系统中的刀口,高速彩色相机曝光时间60Vs,帧频6242fps。将光源限制在0.5mm×20mm的狭缝内以提高系统灵敏度。实验在马赫数为5的激波风洞内进行,EdneyIV型激波相互作用由15°斜劈和20mm直径钝头体产生,来流静压和静温分别为1800Pa和100K。数值模拟采用迎风格式求解三维RANS方程。实验得到了清晰的彩色纹影照片,细致地呈现了EdneyIV型激波相互作用的波系结构和马赫数为1.2的超声速射流。数值计算与实验结果很好地吻合,共同揭示了EdneyIV型激波相互作用机制和钝头体表面局部高压区域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8.
Based on the similarity of separation time,a similarity law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high-speed weapon delivery test is derived.The typical separation state under wind load is simulated by the numerical method.The real separation data of aircraft,separation data of previous test methods,separation data of ideal wind tunnel test of previous methods,and simulation data of the proposed optimization method are obtained.A comparison of the data shows that the method proposed can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racking.Similarity law optimization star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tion equations and dynamic equations in the windless state to address the problems of mismatching betwee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splacement,and to address the problems of separation trajectory distortion caused by insufficient gravity acceleration of the scaling model of existing light model.The ejection velocity of the model is taken as a factor/vector,and is adjusted reasonably to compensate the linear displacement insufficiency caused by the insufficient vertical acceleration of the light model method,so as to ensure the matching of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the projectile,and to improve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test results of high-speed projection and the actual separation trajectory.The optimized similarity law is applicable to many existing free-throwing modes of high-speed wind tunnels.The optimized similarity law is not affected by the ejection velocity and hanging mode of the projectile.The optimized similarity law is suitable not only for the launching of the buried ammunition compartment and external stores,but also for the test design of projectile launching and gravity separation.  相似文献   
9.
根据WIND飞船的观测资料,讨论了2000年发生的南向磁场(BS)事件,分析了它们的源,发现12次事件中11次的源是日冕物质抛射(CME)。运用从地球向太阳时间倒推的方法和LASCO,EIT195A的观测资料,确定了这些CME。它们都是快速CME,伴有行星际激波,都具有晕状(Halo)形态,它们在日面上发生的位置是在一个不对称的区域内。还分析了5个强南向磁场(BS≥20nT)事件,发现它们的CME源,或者具有很高的能量,或者抛射方向正对地球,或者是具有叠加效应的CME系列,分析表明,在我们所讨论的太阳活动高年,大的行星际扰动和强地磁暴与高速流的联系并不密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红外测温系统对高速铣削过程中切削温度的动态变化进行在线监测.给出了铝合金高速铣削过程中不同磨损程度和不同材料的刀具加工时对应的切削温度以及切削温度随切削速度的变化规律,其结论有助于指导铝合金高速铣削加工、优化高速切削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