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12篇 |
免费 | 284篇 |
国内免费 | 103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253篇 |
航天技术 | 33篇 |
综合类 | 652篇 |
航天 | 6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3篇 |
2024年 | 34篇 |
2023年 | 52篇 |
2022年 | 70篇 |
2021年 | 59篇 |
2020年 | 46篇 |
2019年 | 47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50篇 |
2016年 | 70篇 |
2015年 | 55篇 |
2014年 | 73篇 |
2013年 | 110篇 |
2012年 | 89篇 |
2011年 | 69篇 |
2010年 | 75篇 |
2009年 | 81篇 |
2008年 | 40篇 |
2007年 | 43篇 |
2006年 | 40篇 |
2005年 | 50篇 |
2004年 | 52篇 |
2003年 | 61篇 |
2002年 | 49篇 |
2001年 | 55篇 |
2000年 | 53篇 |
1999年 | 50篇 |
1998年 | 33篇 |
1997年 | 57篇 |
1996年 | 46篇 |
1995年 | 49篇 |
1994年 | 51篇 |
1993年 | 48篇 |
1992年 | 35篇 |
1991年 | 52篇 |
1990年 | 43篇 |
1989年 | 40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河梧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2002,16(3):14-18,25
通过比较分析法研究AGARD-B标模在BIA的FD-07风洞中气动力测量数据与其它高超声速风洞设备测量结果的相互关联。其目的,既可以综合鉴定FD-07风洞的流场性能和测试水平,也可以从另外意义上为数值方法的程序校验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在Ma=4.94-7.96范围内,所测得AGARD-B标模的力、力矩和压心位置,不仅随Ma和α的变化趋势与其它风洞一致,而且其变化量比较接近于各风洞测力数据拟合的逼近曲线。 相似文献
2.
3.
4.
低温风洞流场参数快速精确控制需要建立驱动风扇功率与马赫数、雷诺数、压力和温度等运行参数间准确动态传递模型.以0.3?m低温风洞初步运行压比和状态参数测试数据为对象,归纳分析发现风洞运行压比与试验马赫数平方成近似线性关系,且相同马赫数下测试数据点分布与雷诺数成有序关系,基于该特性成功构造马赫数和雷诺数组合幂函数,并建立风洞运行压比与组合幂函数的线性关联式.结果表明在马赫数小于1.0和宽广雷诺数变化范围下该动态模型与测试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同时,利用空气动力学方程式也推导验证了该动态模型的理论正确性.该动态模型的建立使得风洞运行液氮需求和压缩机功率以相对简单的方式与试验状态相关联,将其应用于风洞前馈控制,必将简化风洞控制流程,缩短每个数据点的稳定时间,节约液氮消耗量. 相似文献
5.
国外风洞应变天平技术的发展动态,在天平结构方面,大多数天平依然是单块式结构;在天平设计方面先按常规计算方法进行设计,然后用有限元法分析,再作某些尺寸修改;在校准方面,虽然校准设备五花八门,但不外乎地轴系和体轴系校准装置并存。 相似文献
6.
7.
风洞流场的多维性、复杂性以及马赫数的不可直接测量、马赫数控制一直是风洞控制的难点和重点。笔者在研究FL26Y风洞流场特性的基础上,应用神经网络技术,研究马赫数在线辨识问题,为高精度风洞流场马赫数控制提供技术支持。首先介绍神经网络马赫数辨识原理,然后介绍神经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并构造神经网络的马赫数辨识模型(NNI)。最后通过软件实现及仿真研究动态数据优化、软件滤波以及动量系数对网络学习性能的影响,进一步验证神经网络辨识器在实时性、自适应性、以及辨识精度等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Ma5斜激波串动态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为加深对激波串动态特性的认识,进行了简单管道模型在Ma风洞中的实验研究,探讨了两种不同背压变化条件下斜激波串的流动结构和动态特性。背压的生成和控制通过模型尾部两块斜板的闭合运动实现。为了更好观察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中动态压力传感器和高速纹影实行同步采集。研究发现:随着背压升高,激波串逐渐前移,由对称形态发展为非对称形态,并持续整个移动过程。背压增加的速度对激波串前缘的前移速度没有影响。激波串在管道内的前移过程并不是一个恒定运动过程,而是存在有稳定前移和急剧前移两种状态,其特性与管道内流场结构、壁面压强分布、背压大小以及距离管道出口的距离等因素相关。在不同的背压条件下,管道内的斜激波串表现出不同的频谱特征,但在同一工况中,激波串区域内不同位置处壁面压强的频谱特性相似。在Case 1状态中,压强振荡主频为f512Hz在Case 2状态中,振荡主频为f578Hz次级频率约为f260Hz。两次实验的主频均大于Pipon.niau模型理论计算值,而Case 2中频率f和声学振荡频率相近。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