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84篇 |
免费 | 553篇 |
国内免费 | 142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725篇 |
航天技术 | 208篇 |
综合类 | 332篇 |
航天 | 31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9篇 |
2024年 | 66篇 |
2023年 | 82篇 |
2022年 | 83篇 |
2021年 | 98篇 |
2020年 | 112篇 |
2019年 | 102篇 |
2018年 | 69篇 |
2017年 | 72篇 |
2016年 | 98篇 |
2015年 | 85篇 |
2014年 | 110篇 |
2013年 | 98篇 |
2012年 | 95篇 |
2011年 | 88篇 |
2010年 | 101篇 |
2009年 | 83篇 |
2008年 | 94篇 |
2007年 | 87篇 |
2006年 | 70篇 |
2005年 | 65篇 |
2004年 | 67篇 |
2003年 | 65篇 |
2002年 | 52篇 |
2001年 | 46篇 |
2000年 | 53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40篇 |
1997年 | 53篇 |
1996年 | 41篇 |
1995年 | 53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42篇 |
1992年 | 46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36篇 |
1989年 | 37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以“价电子反应”稳态燃烧模型和模拟计算方法,模拟计算了AP粒径、粒径分布宽度、A1含量、A1粒径及压力对“AP/A1/HTPB/催化剂”系列推进剂的燃速温度敏感系数λ_P和压力指数的影响规律,并导出了λ_P与燃面温度T_s、凝聚相反应热Q_s和dQ_s/dT_0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3.
侧压式进气道内部阻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目前对超燃冲压发动机阻力特性的需要,以侧压式进气道为例,分别以内壁面和捕获流管为分析体,对其内部阻力进行分类;以数值模拟为手段,给出了总阻力的大小及各项阻力的分配比例,并分析了进气道几何参数变化对阻力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用航空煤油作为高温涡轮叶片冷却介质的研究中,关键的问题是煤油的“结焦“。本文研究抑制煤油沸腾时结焦问题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煤油在管内沸腾流动,当工作压力大于0.5MPa时,可以基本上消除“结焦”。这一关键问题的解决,为将煤油作为高温涡轮叶片的冷却介质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压力脉动对进气道形成背压脉动,影响了进气道内流动的稳定性。采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背压脉动作用下超声速进气道内非定常流动与局部弹性壁板的流固耦合振动问题,分析了壁板阻尼对进气道流固耦合振动问题的影响。结果表明,弹性壁板振动形成了\"动态空腔\"效应,大幅降低了激波串振荡幅值,增加了非定常流动稳定性。其中,无阻尼弹性壁板模型的激波串振荡幅值下降为刚性壁板模型结果的45.6%。通过增加壁板阻尼的方式,能够增强壁板振动的\"动态空腔\"效应。当刚度比例阻尼系数为10~(-4)时,激波串振荡幅值降为刚性壁板模型结果的43.7%。 相似文献
6.
7.
陶锡有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1997,11(2):65-68
测量脉动压力用压阻式压力传感器,通过有限元应力分析求得灵敏度高,线性又好的双岛硅膜片结构;采用双面对准光刻工艺,各向异性腐蚀微机械加工制硅膜片等新技术。最后给出了脉动压力传感器的动、静态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8.
基于仿生干黏附材料的空间足式爬行机器人可附着于航天器外表面并代替宇航员完成舱外巡检、维护等工作,是无人自主化在轨服务与维护的有效途径。为保证足式爬行机器人与航天器的稳定附着,本文针对空间爬行机器人足端在与航天器接触时预压力对黏附稳定性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足端预压力优化与控制方法。首先结合仿生黏附材料特性,建立黏附材料在预压阶段和黏附阶段的稳定性约束;其次在稳定性约束下基于二次规划方法优化足端力,保证预压力足够的同时减小对其他足的脱附力;最后通过基于环境刚度辨识的导纳控制实现优化后的力分配。结果表明:基于环境刚度辨识的导纳控制可实现预压力的柔顺控制,优化后的预压力可减小对其他黏附足的法向脱附力的影响,保证黏附爬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10.
管道测压系统频率响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准确测量模型表面的脉动压力对于研究建筑物表面风荷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验室中通常采用管道系统和传感器对物体表面压力进行测量.然而,模型表面的压力信号通过管道系统后会在幅值和相位两方面发生畸变.在管路系统中加限流器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管路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笔者应用Tijdeman的管道频率响应理论进行了不同管子和限流器尺寸参数组合的计算,并且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计算和实验结果符合良好,文中进而讨论了有关参数对管路系统频率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对如何正确测量建筑物表面脉动压力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