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9篇
  免费   891篇
  国内免费   409篇
航空   3414篇
航天技术   390篇
综合类   493篇
航天   63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液体火箭发动机氧腔流动分析及均流板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青真  王红梅  张银波  呼浩 《宇航学报》2005,26(6):698-701,803
采用Navier-Stokes方程数值模拟了某型火箭发动机推力室氧腔流动,计算分析了节流板表面的总、静压分布及其畸变指数。依据压力畸变提出了氧腔均流孔板改进方法,并通过多次分析-设计循环得到了新的均流板。最后对所设计的均流板进行了详细地计算分析和实验验证。分析和验证表明新设计的均流板使氧腔出口节流板表面压力畸变降低了30.4%,显著提高了氧腔压力均匀性,进而可以大大提高燃烧效率。  相似文献   
82.
某发动机压力上升段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零维流动模型、简化模型、一维两相非定常流动模型的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零维模型可用于定性预测压力上升过程,其结果与实验值趋势一致;一维两相非定常流动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吻合;简化模型不能反映压力上升过程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83.
根据WIND飞船的观测资料,讨论了2000年发生的南向磁场(BS)事件,分析了它们的源,发现12次事件中11次的源是日冕物质抛射(CME)。运用从地球向太阳时间倒推的方法和LASCO,EIT195A的观测资料,确定了这些CME。它们都是快速CME,伴有行星际激波,都具有晕状(Halo)形态,它们在日面上发生的位置是在一个不对称的区域内。还分析了5个强南向磁场(BS≥20nT)事件,发现它们的CME源,或者具有很高的能量,或者抛射方向正对地球,或者是具有叠加效应的CME系列,分析表明,在我们所讨论的太阳活动高年,大的行星际扰动和强地磁暴与高速流的联系并不密切。  相似文献   
84.
在两相毛细泵环的反向式蒸发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对同一蒸发器进行了改进的实验研究,改进措施为:在作为毛细结构的复合金属网上加压一块带有纵向和横向槽道的金属平板。对不同倾角下该蒸发器的工作特性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85.
76°/40°双三角翼前缘涡破裂及其控制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显示结果表明,喷流能有效地推迟双三角翼前缘涡的破裂,且随着攻角的增大,前缘涡破裂位置逐渐推后,喷流极大地改善了大攻角情况下前缘涡的非对称破裂特性,能有效地克服可能出现的机翼的"摇滚"现象.另外,后缘喷流可以减弱乃至消除前缘涡混掺现象的发生,进而有利于飞行器的操纵.  相似文献   
86.
本文根据粘性流体力学原理和转子动力学理论,分析了椭圆齿轮流量计的缝隙漏流和转子受力状况,建立了能预测介质粘性对流量计误差特性和压力损失影响的理论模型。数值计算表明,理论值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7.
一见这标题,你可能会说,人造卫星绕地球不断地旋转以及旋转的道理,在前面几节中已经介绍过,怎么还要向我们介绍呢?这可是个误会。这里所要讲的卫星旋转不是卫星绕地球旋转,而是指卫星绕着自身对称轴的旋转。就好比我们的地球既围绕着太阳公转,同时又围绕地轴自转一样。当然,不是所有的卫星都要自旋,而是某一类卫星。  相似文献   
88.
在添加动量项的条件下,对单流体二维磁流体力学方程组进行模拟,得到了子午面上的太阳风结构,结果表明,添加动量项的形式及其被加入的位置对远区太阳风速度和质子密度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在适当的区域加入合适的动量项得出了远区太阳风速和质子密度与Ulysses观测基本符合的结果。文中给出了较合适的动量添加区域为3.5-10Rs(Rs为太阳半径)。  相似文献   
89.
对1978年8月27至28日期间观测到的磁云与尾随高速流的相互作用进行数值模拟,基本拟合了1AU处的观测剖面。模拟结果表明,磁云-高速流系统将导致前向快,慢激波和后向快激波的形成。  相似文献   
90.
本文直接从音速线出发计算了一个旋成体跨音速绕流超音速泡中的特征线网。提出了从音速线开拓到一条超音速线的方法,计算了无旋轴对称流的特征线网,发现其特点是不能跨越对称轴线,并对其原因作了初步的讨论。本文的计算结果可应用于物面修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