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6篇
航空   114篇
航天技术   83篇
综合类   33篇
航天   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邹鲲  梁甸农 《宇航学报》2005,26(2):244-247
低频UWBSAR系统具有的超宽带特性,大处理角特性和低频特性使得常规SAR辐射校准技术不再适用。针对系统特性,本文给出了低频UWBSAR的辐射校准方法,并在计算机仿真中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2.
对TM波照射下喷气发动机进气道的极化散射矩阵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将喷气发动机进气道等效成规则的圆波导腔结构,用多个波导模的叠加表示进气道内电磁场,并采用平面孔径辐射场的克希荷夫积分公式和电磁场互易定量,求得了进气道的极化散射矩阵,从而将复杂的腔体散射问题简化到只需求在规则波导模激励下喷气发动机终端的反射系数。所得结论对单、双站散射均适用。  相似文献   
63.
任意二维目标散射的复射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射线分析是处理高频电磁散射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以分段直线及圆弧来模拟任意二维散射体,给出了散射场的复射线表达式,作为应用举例,计算了涂层二维角反射器的雷达散射截面,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64.
利用共轭梯度-快速傅里叶变换法(CG-FFT)求解了谐振区齿状散射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RCS).通过共轭梯度-快速傅里叶变换求解电场积分方程(E-FIE),给出齿状散射体的雷达散射截面.适当选取基函数和检验函数,将电场积分方程离散化,从而获致准确度较高的CG-FFT实用程序,节省内存,提高了计算速度,缩短了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65.
在横向气流中直射式喷嘴侧喷雾化细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激光散射测雾技术对均匀和不均匀横向气流中单个直射式喷嘴雾化细度作了试验研究。试验得出雾化细度 (索太尔平均直径) 随空气速度、供油压力、喷嘴孔径以及空气速度分布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6.
介绍了基于弹道目标识别的三维snapshot散射中心成像方法。结合弹道导弹弹头的运动规律,建立了3D snapshot成像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影响成像质量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散射中心匹配和映射矩阵选择的方法。最后,利用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7.
为了求解 Vivaldi天线的模式项散射特性,采用了 CST-MATLAB联合仿真的方法。首先,通过 CST求得天线的电场强度分布;然后,通过后处理导入到 MATLAB中进行求解,得到天线的模式项散射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模式项散射与天线方向图形状一致,符合模式项散射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68.
详细分析了箔条的有效散射截面、极化性能、频率特性、频谱展宽特性以及衰减特性等,并在此基础上,对箔条的战术应用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讨,综述了雷达箔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9.
双满壳层附近原子核的双粒子能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由M-3Y力等效G矩阵,用格林函数方法对Ca42、Sc42、N i58和Cu58的双粒子能谱做了理论计算和讨论.结果表明:二级图中3p1h不可约顶角考虑多重散射后,使能级更趋于实验能级.因此用格林函数方法计算双粒子能谱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70.
煤油燃料超燃发动机燃烧室温度测量与计算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获得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流场温度分布特性,深入分析发动机工作特性,对马赫数为2.0,总温为1100K,总压为1.0MPa的来流,利用可调谐的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CARS)技术完成了直连式燃烧室流场温度测量;同时对实验状态进行了三维并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计算和实验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隔离段温度的实验测量值与计算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约为0.8%;在燃烧室核心流区域,当量比为0.6和0.8两个状态下,实验测量值分别比计算值偏低约40K和150K,相对差异为4.2%和13%;在凹槽回流区内,当量比为0.6和0.8时实验值则分别比计算值偏低约140K和170K,相对差异为11.7%和7.5%。主喷油位置喷入当量比为0.2的燃料对燃烧室区域的温度和压力分布会产生较大影响,但对扩张段及后部区域的推力性能不会产生显著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