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0篇
航空   54篇
航天技术   91篇
综合类   15篇
航天   6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泰雷兹·阿莱尼亚空间公司表示,地面技术人员已成功恢复了对1月份失控的“阿斯特拉”5A卫星的控制。作为卫星建造者,该公司已同负责为SES阿斯特拉公司控制该卫星的瑞典航天公司一起,降低了卫星的自旋速度。使其太阳能帆板能在足够长的时间内保持指向太阳,以为蓄电池充电。瑞典航天公司已开始让星上发动机进行一系列的点火工作,逐步地把卫星轨道提升到静地轨道环以上的弃星轨道。SES公司表示,他们不会让卫星恢复工作,而是要将其放入静地轨道环上方200千米~300千米的弃星轨道,防止它影响其它卫星运行。  相似文献   
42.
诱发卫星深层充电的高能电子环境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文章介绍了与卫星介质深层充电相关的辐射带高能电子环境的主要特征和规律,建立了相应的高能电子环境模式及软件,并运用该模式针对某飞行器的深层充放电危险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式相对于AE8模式更好地反映了高能电子环境的动态特征,与欧空局建立的FLUMIC模式符合较好。该模式与深层充电分析模型相结合,可用于对航天器的充放电异常进行在轨诊断,以及在工程上针对深层充电进行防护设计。  相似文献   
43.
赵寿根  程伟  管德 《航空学报》2006,27(4):624-629
对4类典型铺层的1-3型压电纤维复合材料主动板的变形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具有扭转变形模式的主动叠层板进行了振动特性分析,得到了该类型主动叠层板在外界电场激励下的稳态解。最后对该类主动叠层板的扭转振动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包括作用电场强度的大小、频率对扭转特性的影响、压电纤维铺层角和压电纤维体积比对主动叠层板扭转特性的影响等。算例表明本文计算模型和有限元得到的结果符合良好,同时算例结果表明含1-3型压电纤维复合材料主动叠层板具有良好的主动扭转特性。  相似文献   
44.
航天器表面介质材料易遭受表面充放电危害。利用30keV单能电子对几种不同的航天介质材料进行了表面充放电模拟试验,测量了不同电子通量辐照下的表面充电电位以及放电脉冲。试验结果表明,聚酰亚胺薄膜在接地处理不当时表面可充至千伏以上,易发生表面放电,且辐照强度越大,放电频率越高。表面镀铝的聚酰亚胺薄膜在不接地时,铝膜成为悬浮导体更加剧了放电的危害。而通过渗碳处理的聚酰亚胺薄膜,其良好的导电性能可有效抵御nA/cm~2量级电子的表面充电。聚四氟乙烯天线罩表面未进行防静电处理时,表面充电电位可达万伏量级,极易发生放电。  相似文献   
45.
传统的航天器蓄电池可靠性试验按照最大放电深度进行定额充放电,所构建的失效模型用于支撑航天器总体可靠性设计,不能用于在轨锂离子蓄电池健康评估任务;航天器在蓄电池遥测的采样率、精度、样本量方面无法与民用领域相比,基于高采样、大样本的民用蓄电池健康估计方法也不适用于在轨锂离子蓄电池健康评估。针对该问题,从在轨航天器蓄电池数据特性出发,挖掘在轨状态下所能提取的退化特征,并采用多特征综合评价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在轨锂离子蓄电池健康评估方法,实现了在轨蓄电池放电内阻、同放电深度下的终端电压、恒压充电时间3项退化特征融合的健康量化评估,应用于某型号卫星的在轨监测与健康评估,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性,可作为国内航天器健康评估技术的参考。  相似文献   
46.
47.
实践四号卫星静电分析器和电位差计探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分析了实践四号卫星静电分析器及电位差计的探测数据,并对1994年2月14日的一次充电电位达-2000V的典型充电事件进行了分析、解释。探测结果对进一步认识空间环境及卫星表面充电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8.
人工神经网络在电解加工阴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应用于电解阴极设计中,将工件曲线和cosθ法求得的初始表极曲线构成的加工间隙用简单三角莆单元进行网格剖分,然后以神经单元取代有限元单元和节点,用人工神经网络求解描述极间电位分布的拉普拉斯方程。采用逐层求解电位分布和将电位误差转换为位置误差的方法,实现由工件形状直接设计电解加工阴极。  相似文献   
49.
文章较全面地介绍了航天器与空间等离子体发生的表面充电效应。从航天器表面充电的发现到充放电带来的危害,阐述了航天器表面充电研究对航天器安全飞行的重要性,最后对如何消减表面充电效应带来的危害提出了建议,分析了用充电软件进行工程模拟计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0.
为比较不同频率的低频和高频交流电场在辅助燃烧方面的作用,在定容燃烧弹中对交流电场作用下的甲烷/空气预混贫燃火焰的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频率的低频和高频交流电场对火焰传播速度和燃烧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交流电场作用下,火焰在水平方向被拉伸,且拉伸幅度随着频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低频交流电场作用下,平均火焰传播速度和燃烧压力均随着频率的减小而增大,而对于高频交流电场,其规律则相反。与未加载电压相比,当过量空气系数α=1.6,加载电压有效值U=5k V,频率f=40Hz,60Hz,80Hz,100Hz,10k Hz,15k Hz,20k Hz,25k Hz时,平均火焰传播速度分别提高72.41%,55.17%,48.28%,39.66%,62.07%,70.69%,81.03%,87.93%,相对燃烧压力增大率的最大值分别为0.65,0.58,0.48,0.28,0.29,0.51,0.67,0.86。研究表明,高频交流电场在电场助燃方面比低频交流电场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