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28篇
航天技术   39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利用协作优化方法求解了高超声速飞行器多段弹道整体性能最优问题.将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垂直平面的弹道分成多段,对引入段、滑行段、下降段进行了优化设计,期望引入段终端时刻速度最大、滑行段距离最远、下降段时间最短.把3段弹道当成3个学科,以攻角和各段的初始状态作为输入,以末端状态作为输出.开发了并行协作优化设计软件coplatform,并求解多段弹道的整体最优解.其计算结果与all in one方法和全局敏度GSE(Global Sensitivity Equations)方法求得的结果一致,也验证了协作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2.
姜欢  周浩  周韬  陈万春  杨宝奎 《宇航学报》2008,29(2):489-493
为了使防空导弹优化的弹道更有效的拦截战术弹道导弹(TBM)和空地导弹(ASM),本  相似文献   
33.
导弹质量矩控制技术建模与静态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韬  黄运平  陈万春  殷兴良 《宇航学报》2006,27(5):1081-1086
导弹为获得高超声速和高机动能力,必然在操纵、控制方面付出一定代价。针对所面临的困难,提出了质量矩控制方案。在分析了本方案优点的基础上,建立了质量矩控制导弹的动力学模型,包括质心动力学和绕质心的动力学方程。最后对质量矩控制模型进行数字仿真,对给出的滑块运动规律得出了三通道控制的多种响应曲线。尽管相对实际情况进行了一定简化,但是从静态控制模型获得的性能指标,已经能够证实本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4.
基于代理模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协同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类X-51A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多学科模型,包括外形、气动、推进、质量、热流、弹道等学科.采用多学科设计优化(MDO,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方法中的协同优化(CO,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进行了计算,计算流程中构建了两个子系统优化器与弹道学科的代理模型,使用代理模型替代了计算耗时的真实模型.同时为了对比,采用了多学科可行法(MDF, Multidisciplinary Feasible Method)进行了优化计算.结果表明,二者的优化结果基本一致,优化之后的飞行器质量比初始构型飞行器降低了15.2%,航程提升了63.5%,并且使用代理模型后计算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验证了基于代理模型的协同优化方法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设计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5.
巡航导弹群突防舰载反导系统快速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巡航导弹初始设计阶段需要频繁进行人机对话的特点,引入拦截弹拦截性能修正因子的概念,综合运用导弹分析方法中的估计方法与检验方法,以突防效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新思路建立了巡航导弹群突防舰载反导系统快速分析模型,为初始设计阶段提高巡航导弹作战性能提供快速、可靠的数学工具.基于所建立的快速分析模型,对影响巡航导弹突防典型舰载反导系统的主要因素进行灵敏度分析,分析结果可为巡航导弹设计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36.
利用高斯伪谱法求解具有路径约束和落角、落速等终端约束条件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末段轨迹优化问题.分析了不同LG节点数目对该问题求解精度和计算时间的影响,以及不同LG节点的拟合多项式与实际积分结果之间的相对误差关系.根据精度需要,选择合适的LG节点进行优化,分析了状态变量与积分结果的相对误差传播情况.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节点分析后的高斯伪谱法在求解该问题上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37.
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静不稳定、非最小相位和突出的弹性效应等特性给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带来严峻挑战。针对该问题,文中采取鸭翼作为附加俯仰控制舵面与升降舵进行联动控制的策略,以改善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非最小相位特性和严重的弹性效应,从而达到提高控制性能的目的。首先,给出了考虑弹性模态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动力学模型;其次,研究了鸭翼对飞行器非最小相位特性以及弹性模态响应的影响,并给出合适的鸭翼布局位置和鸭翼/升降舵联动增益参数;最后,采用基于反馈线性化方法和LQR理论的非线性控制器对弹性飞行器进行控制,对比分析了鸭翼联动控制对闭环控制性能的改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鸭翼配置可以缓解系统的非最小相位特性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避免了控制输入对特定弹性模态的激励,从而达到提高弹性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38.
高精度快速趋近滑模变结构末端导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反导拦截过程中拦截时间短时传统比例导引制导脱靶量大的问题,运用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理论,提出了快速趋近滑模制导律及高精度制导信息快速提取算法,在典型交战条件下与比例导引、扩展比例导引及开关偏置比例导引方法进行了仿真对比,结果表明该制导律实现了滑模趋近的快速性,有效抑制了指令的发散,滤波算法能快速有效提取有色噪声条件下制导信息,大大提高了制导精度,为高精度反导拦截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9.
空空导弹大角度姿态推力矢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鹏  陈万春  殷兴良 《宇航学报》2004,25(3):295-299
为研究具有大离轴角及越肩发射能力的先进空空导弹敏捷转弯方法,研究了空空导弹的大角度姿态机动控制律。利用时间尺度分离的方法将导弹的姿态动力学和运动学系统分别看做快子系统和慢子系统。用李亚普诺夫方法设计了慢子系统控制律。利用动态逆方法设计了快子系统控制律。分析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稳态精度。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控制方法能够大大减小空空导弹大角度姿态机动时各种力矩干扰的影响。最后给出了采用姿态控制实现的越肩发射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40.
最优/经典综合法设计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最优控制与经典控制中的频域分析综合起来应用,设计了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自动驾驶仪.应用最优控制理论推导出自动驾驶仪的结构,并确定其增益系数,经典控制中的频域约束用于限制目标函数中的权系数矩阵的选取,以保证系统具有一定的鲁棒性.仿真结果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较,说明了应用本方法设计出的自动驾驶仪使系统响应速度更快,但超调略变大,同时系统也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