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航天技术   70篇
航天   2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31.
印度国防部一位高级官员称,当地时间1月25日上午8时50分,印度军方在奥里萨邦为惠勒岛成功试射了一枚“烈火-Ⅱ”中程弹道导弹。 “烈火-Ⅱ”是印度于1977年开始研制的“烈火”导弹的改进型,为两级固体推进导弹,采用惯性加全  相似文献   
32.
易林 《太空探索》2013,(5):21-22
2月25日,印度用"极卫星发射器"成功地实现一箭七星发射,这批小卫星被成功地送上400多千米的近地轨道上,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号称"小行星猎手"的加拿大"近地天体监视卫星"(NEOSSat)。它将执行定位那些对地球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任务。同时升空的其它6颗小卫星,分别是法国的印度洋研究卫星、加拿大军事卫星、两颗加拿大/奥地利纳米卫星和微小望远镜、英国的由智能手机提供动能的小型卫星,以及丹麦学生建造的一颗立方体卫星。  相似文献   
33.
纳型卫星在上个世纪也有所发展,但应用上大都停留在简单空间飞行实验,用处很有限,皮星更多是作为一种概念性存在,主要为教学与筒单元部件实验服务。随着"立方体"纳星的诞生,小卫星应用如同"井喷"迅猛发展。美国航宇局的立方体会战199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汤姆肯尼教授对皮星提出新的设计概念:  相似文献   
34.
正北京时间3月14日17点31分,欧洲空间局和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联合研制的"火星生命"(ExoMars)2016火星探测器,搭乘俄"质子"-M号运载火箭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升空,预计于2016年10月抵达火星,拟在着陆火星后对其大气环境进行探测。此次发射的火星探测器由"痕量气体轨道探测器"(TGO)和名为"斯基亚帕雷利"的着陆器组成。其中TGO可检测火星大气中的甲  相似文献   
35.
易林 《航天》2009,(9):10-13
继载人航天、嫦娥工程之后,在不久的将来,首个中国研制的火星探测器将在更遥远的火星上空出现,中国将展开自己的火星探测活动。2009年10月,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搭载在俄罗斯“火卫一土壤”探测器上,由联盟号火箭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36.
易林  迟惑 《航天》2014,(5):12-12
4月10日,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通信卫星学会卫星通信委员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成功发射三十年学术报告会”,总结了我国卫星通信应用三十年来成功经验和历史教训,为推动卫星通信新技术、新业务在我国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37.
1998年11月17日,美国航宇局局长丹·戈尔丁与俄罗斯航天局局长尤里·科普捷夫举行了电视电话会议,戈尔丁大发脾气,敦促俄就1999年的预算作出确切承诺。最后双方达成协议,国际空间站在推迟一年后于11月20日正式开工,从此国际航天合作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空间站时代的黎明到来。  相似文献   
38.
2001年12月30日,“卡西尼”土星探测器为借力飞行绕道木星,与“伽利略”木星探测器成就了一段共同探测木星的佳话。 该联合探测计划名叫“木星千年飞行”,从2000年10月1日持续到2001年3月31日,离木星最近距离  相似文献   
39.
最近,“中国威胁论”漫天飞,英国《现代天文》杂志2002年第6期刊登了一篇“太空人的飞行”的文章,里面的观点简直匪夷所思:中美将开展太空竞赛,最终,中国人登上火星。“2019年,中国建国七十周年大庆,美国在庆祝登月五十周年,在火星阿瑞斯平原上,太空人江林步出中俄着陆舱,小心地留下了第一个脚印,她环顾四周,绯红的大地,水果糖般的天空,缩小了的太阳,自豪感油然而生,‘全世界人民团结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接着,她对  相似文献   
40.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最神秘莫测的莫过于黑洞。如今,这个试图用引力把自己遮盖得严严实实的家伙,在"核光谱空间望远镜阵列"(NuSTAR)的捕捉下,终于现出"真身"。2013年1月10日,据美国航宇局网站报道,"核光谱空间望远镜阵列"拍摄到鹿豹座方向两个神秘黑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