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35篇
航天技术   1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31.
热源温度场叠加法(简称热源法)是一种用于解决固体温度场问题的简单而又精确的方法,温度场边界的正确处理是使用热源法的前提条件。文章论述了在求解薄壁结构温度场中热源法的应用,重点讨论了镜像热源数量的选取原则,并分别采用热源法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算例进行了温度场计算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在正确选取镜像热源数量基础上,使用热源求解温度场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2.
针对以主动控制为目的的模型降阶中的降阶精度以及控制系统的降阶设计问题,以变体飞机折叠机翼为对象,建立以模态综合法为基础的动力学模型,对该模型分别采用模态价值分析方法和平衡截断降阶方法建立结构的降阶模型;利用可控度、可观度对两种降阶模型的精度进行对比分析,对降阶模型进行设计并施加主动控制律,抑制翼尖的位移响应。结果表明:平衡截断降阶模型具有较高的可控度,模态价值分析降阶模型具有较高的可观度;两种降阶模型均可以快速精确地得到高阶动力学的降阶模型,并且该模型可以有效地应用于主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33.
为了实现结构优化设计中形状、位置、尺寸等设计变量的解耦,在对现有优化理论及算法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广义层级优化技术的思路并分析了其优缺点,并基于广义层级优化的思想,提出了基于模型的狭义层级优化技术。对PCL语言参数化自动建模技术进行研究,并结合复杂加筋壁板类结构层级优化算例对狭义层级优化技术进行了验证,优化后减重效果明显。优化过程及结果表明层级优化技术可行,具有工程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4.
为了分析有效载荷基频降低对火箭发射时箭体的动响应的影响规律,将不同的有效载荷基频引入到运载火箭纵向有限元模型中,通过改变有效载荷基频,计算箭体在发射阶段受到冲击载荷时的瞬态动力学响应,并找出有效载荷以及星箭界面处随发动机推力变化的加速度、单元力等响应时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有效载荷基频降低对发射时箭体的动响应有一定影响,有效载荷位置的加速度响应受到的影响较为明显,有一定程度地增加,其对星箭界面处载荷的影响则较小.  相似文献   
35.
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的飞行器防撞轨迹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旸  万小朋  师勇 《飞行力学》2005,23(2):81-84
给出了飞行器防撞最优轨迹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设计方法。将飞行器模型近似化为以恒定速度和有限转弯速率运动在两维平面上的质点,把最小时间表述与防撞约束相结合,形成MILP问题进行轨迹的最优化设计。通过两个仿真计算表明,模型近似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6.
腐蚀防护与控制方案是确保老龄飞机持续适航性的基本结构维护方案。腐蚀评级是腐蚀防护与控制的核心。提出以"腐蚀原因"、"腐蚀类别"和"腐蚀程度"为判断依据的腐蚀评级准则,不仅大大提高了腐蚀评级效率,并且已得到波音公司认可及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的批准。  相似文献   
37.
利用振型变化进行结构损伤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悬臂梁为研究对象,在其上进行损伤模拟。应用有限元程序进行模态分析,模态分析的结果表明第一阶振型改变率对不同位置和程度损伤的敏感性。提出以第一阶振型改变率作为结构损伤识别的标识量。应用神经网络,成功地识别了损伤的位置和程度,指出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38.
39.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热防护系统胶层脱胶传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热防护系统(TPS)胶接结构局部脱胶失效问题,建立热防护系统胶层脱胶传热二维分析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热防护结构传热分析和热应力求解.结合具体算例,得出在无外力作用下,当胶层的导热与脱胶后真空缝隙的辐射传热二者的当量热阻相同时,由脱胶产生的热应力不易引起脱胶区域的扩展,所得结论对TPS胶层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0.
分析火箭在释放过程中的动响应是将牵制释放技术运用到我国大推力火箭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采用纵横扭一体化梁模型分析火箭牵制释放动响应,将发射台对火箭的影响简化成相应的载荷和边界条件,采用分段计算的方法,把发射过程分成点火前的静止、点火后的牵制以及释放三阶段,计算了每个牵制点的牵制力变化规律,以及释放过程箭体上不同部位的动响应特点,并建立了相应的三维模型,进行对比论证。结果表明:纵横扭一体化梁模型在分析整体响应特性时模型简单,精度较高,可用于设计前期的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