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4篇
航空   155篇
航天技术   51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5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详细介绍了高压仪表的几种改装方法,并就如何消弱高压静电感应、泄漏等干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32.
3,3瞬间断电 连接器组件端子(接触件)接触电阻的大小主要与接触压力有关。当接触压力保持不变或其变化几乎可忽略时所对应的是静态接触电阻。而当连接器在振动、冲击、碰撞等动态使用环境下,其接触电阻会随接触压力的量值、方向及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并称之为动态接触电阻。由于这种变化是受外界动态环境影响而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的,插合的一对接触件有可能受挤压导致接触电阻减小:也可能受牵引而导致接触电阻增加,甚至造成瞬间断电。这种瞬间断电现象只要持续几微秒,就足以导致系统死机。  相似文献   
233.
与金属之间过高的接触电阻是影响碳纳米管在微纳电子器件中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从形成机理和改善方法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碳纳米管接触电阻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利用第一性原理对碳纳米管与金属界面电子输运性能的理论研究,以及金属功函数对界面势垒调试作用的实验研究。研究表明金属与碳纳米管之间具有较弱的杂化作用和较长的接触长度时,接触电阻较小;金属与碳纳米管功函数越接近,势垒高度越低。阐述了超声焊接技术、高温退火法、金属沉积法、局部焦耳热法等常用降低碳纳米管接触电阻方法的作用机理,并分析了这些方法对器件性能的改善作用。其中局部焦耳热法操作简单、易于自动化、对器件损害小、成本低,是目前比较理想的降低碳纳米管接触电阻的方法。  相似文献   
234.
光学电位器     
光学电位器是由一对相互平行的电阻轨组成,电阻轨之间的夹缝中是光导层,电位器转轴的末端装有反射和电光源,反射体中有一个椭圆反射曲面和一块平面镜,按装在轴线上的电光源经过反本内的平面镜和椭圆曲面后聚集成一点,恰好落在半导层上,这一光束相当于机械电位器上的电刷,它的位移对应着电位器输出的电阻值.  相似文献   
235.
236.
电阻焊电极使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内几种电极合金寿命试验结果,对焊接几种不同的航空材料推荐了相应的电极合金,提出了高温合金、不锈钢、碳钢和铝合金电阻焊用电极合金的最佳性能范围.  相似文献   
237.
介绍直流高值电阻的检定原理、测量线路,对组成检定装置的误差分析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检定中应注意的问题。在目前国内尚无高阻标准、无检定规程的情况下,为高阻的检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38.
李晓丽 《航空计测技术》2006,26(5):42-43,55
介绍了直流电阻的三种数字化检测方法;对三种方法进行分析并给出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给出了直流电阻检测中可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239.
电阻分流热电流温度补偿技术及应用是为温度测量 热电偶与补偿导线失配专门研究一切后种新技术,试验与应用证明:它在补偿温度失配误差,减小测量系统的误差,校正起初炉温,改善系统温度响应特性方面都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40.
基于神经网络的潜在通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丙杰  胡昌华 《宇航学报》2006,27(3):474-477
针对传统潜在通路分析过程复杂、劳动量大的缺陷,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潜在通路分析。神经网络的输入为系统元件的定性状态组合,输出为预测实现功能组合。利用元件与设计功能之间的关系,形成神经网络训练样本。经过训练后,神经网络预测所有元件状态组合实现的功能,然后通过与设计功能的比较,确定电路的潜在通路。经仿真验证,此方法进行潜在通路分析时的正确率达到了92%,而且分析的工作量比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