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3篇
航空   1篇
航天技术   5篇
航天   46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航天器可靠性与空间特殊环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环境试验对航天器可靠性的重要作用,重点介绍了原子氧、空间辐照粒子、等离子体与带电、空间碎片等特殊环境及其效应对航天器寿命及可靠性的影响,并对开展航天器长寿命、高可靠环境试验技术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2.
高超声速飞行器主动气膜冷却热防护数值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高超声速飞行器头部全覆盖保护情况下的气动热分布特征,文章提出一种微孔射流的主动气膜热防护方案,并对射流微孔分布进行优化;通过数值求解N-S方程,得到高超声速飞行器头部的驻点压力及表面、附近温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主动气膜冷却热防护下,高超声速飞行器壁面温度可以降到1000 K以下。该方案可为未来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外壳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文章介绍了空间碎片环境、空间碎片对航天器可靠性的影响、空间碎片地面模拟试验技术,以及空间碎片的防护技术。  相似文献   
24.
静电探针(又称朗谬尔探针)是最早被用于等离子体的诊断工具,它是在等离子体密度和温度比较低的情况下测定等离子体参数的基本方法。文章利用等离子体环境地面模拟设备,采用静电探针的方法,对等离子参数进行测定。并给出了模拟环境的测量结果,分析运行气压及微波功率对等离子体密度的影响。最后通过均匀性及稳定性测试,证明该等离子体地面模拟设备可以满足比较均匀的等离子体环境。  相似文献   
25.
系统论述了原子氧和航天器表面常用聚合物材料反应的微观机理,并从宏观角度对这些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同时也总结了国外在原子氧防护技术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26.
微波电离型原子氧源的降能和中性化系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把微波电子回旋共振技术应用到离子源中,获得了10^15个原子/(cm^3.s)束流的基础上,采用了结构新的降能和中性化系统,把高能氧离子转变为低能氧原子;成功地研制出了一种新颖的原子氧环境效应地面模拟试验装置。由该装置获得的粒子在能量和类型方面均与低地球轨道环境相一致,从而实现了对低地球轨道环境的真实模拟。  相似文献   
27.
文章从环境工程的应用角度,分析了卫星产品研制生产中环境工程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环境工程在卫星研制生产中的应用模式:从指导思想到卫星研制各阶段的任务分配;特别强调剪裁原则、环境分析技术、信息管理和防护技术研究方面是关键问题。指出环境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环境工程相关各方的合作,才能实现环境工程对卫星产品环境适应性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28.
空间原子氧环境对航天器表面侵蚀效应及防护技术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文章阐述了空间原子氧环境及其对航天器表面的侵蚀机理、损伤效应、防护方法,介绍了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在原子氧防护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过去5年里,该所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溶胶-凝胶化学等方法制备了原子氧防护涂层,并对涂层样品进行了环境适应性评估试验,获得了初步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这些样品均表现出很好的抗原子氧性能。  相似文献   
29.
微米级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地面试验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米级空间碎片对航天器的累积效应将对其性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国外已开展了相关的超高速撞击地面试验技术研究.针对微米级空间碎片特点,国外相继发展了激光驱动加速、粉尘静电加速、电炮加速和等离子体加速等四种主要的地面试验技术.主要介绍了四种试验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上述试验技术的各自特点作了对比,对各自适用范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0.
文章介绍了空间碎片被动防护技术的主要技术路线及其三个核心研究内容,即风险评估、防护技术及超高速撞击试验,并对我国空间碎片被动防护技术体系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