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110篇
航天技术   41篇
综合类   27篇
航天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首都机场行李分拣统计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行李分拣统计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给出了实现该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对一些主要的模块给出了详细的说明,给出了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同时,还介绍了系统的主要功能,并对这项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做出总结。  相似文献   
22.
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分析了酚醛树脂固化过程的光谱变化,发现高硅氧/酚醛预浸料的近红外光谱经一阶导数处理后,被树脂信息掩盖的挥发份(乙醇)的光谱信息显露出来,由此采用处理后的光谱定量分析挥发份能取得更精确的结果。结合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高硅氧/酚醛预浸料树脂含量、挥发份含量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预浸料的第一主成分在树脂含量上有极高的正载荷。用主成分回归所建立的模型对未知样品预测,树脂含量和挥发份含量平均标准偏差分别为0.6114和0.1885。  相似文献   
23.
王超  张景绘 《航空学报》1988,9(8):392-395
 研究“在线”信号相关系数的应用,首先应解决利用“在线”信号相关系数迅速、准确地识别出模态参数。利用“在线”信号应满足以下要求:(1)不使用激振信息;(2)利用的振动信号要尽量短;(3)计算方法简单,满足实时处理要求;(4)抗干扰能力强。根据以上要求,利用振动信号的相关系数是合适的。但是,用这样少的信息识别振动系统的模态参数,其精发不如频率响应函数法高,但对于判断振动系统有无异常变化,其精度是足够的。  相似文献   
24.
分析了影响跑道运行的各种因素,通过建立气动、推力、道面等数学模型,结合运动学方法,采用面向对象的计算机语言实现了在最小空管间隔下跑道运行的仿真。并通过与实际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该仿真模型的精确性,最后对起飞各项参数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5.
设计了接头球半径为8cm的柔性接头及其增强件环向应力电测系统,测试了不同燃烧室压强和摆角条件下增强件的环向应力,并与现有经验公式、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基于有限元分析研究了接头球半径变化对增强件环向压缩应力的影响,提出了新的接头球半径在6~10cm范围内增强件环向压缩应力估算公式,另外研究了喷管喉径对柔性接头结构应力的影响,讨论了冷试容器压强和热试车发动机燃烧室压强换算公式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增强件环向压缩应力试验测试结果和有限元计算结果吻合较好,现有增强件环向压缩应力经验公式估算结果值得商榷,柔性接头冷试结构应力与热试结构应力是不同的,冷试容器压强和热试车发动机燃烧室压强换算公式对于增强件环向压缩应力是适用的,但是对弹性件切应力不适用。   相似文献   
26.
基于压电陶瓷的振动能量收集器以其结构简单、清洁环保及易于微型化等诸多优点受到广泛关注。利用压电陶瓷的正压电效应,根据机电理论和结构动力学理论,采用模态法建立了压电悬臂梁的双向耦合分布参数模型,仿真分析了外激励频率和外接负载对压电能量收集器输出电压特性的影响,设计制作了铝制悬臂梁,并进行了地面振动和能量收集试验,试验结果与理论仿真吻合较好,验证了理论建模的正确性。试验结果表明,单个压电片的能量收集电压最大为73 V/N。  相似文献   
27.
针对卫星快速敏捷和大角度机动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双磁钢转子的大力矩飞轮用永磁电机。介绍了大力矩飞轮用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构成,给出了主要尺寸的设计准则,并在Maxwell 环境下对双磁钢转子的永磁直流电动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  相似文献   
28.
阵风发生器是阵风响应风洞试验的关键设备。针对叶片式阵风发生器的运行特点,通过简化的定常涡升理论,推导出阵风发生器下游流场Y向风速的计算公式。以0.55 m×0.4 m低速风洞(声学引导风洞)为实验平台,系统地研究了阵风发生器的设计参数(叶片弦长、数目、间距)和运行参数(叶片摆幅和摆动频率、来流速度)对阵风流场风速极值的影响。研究表明:推导的简化公式能够解释阵风发生器各设计和运行参数变化后,其下游流场Y向风速的变化机制,可在阵风发生器设计时对其产生的阵风流场进行简单预估;从增大阵风发生器下游流场Y向速度极值的角度出发,增加叶片数目比增大叶片弦长更能增大Y向速度;在叶片失速前,增大叶片摆幅比增大叶片摆动频率更能增大Y向速度;采用多组叶片的阵风发生器,叶片间距不能太小,否则会导致等效升力系数下降,当叶片间距为1.2倍弦长时,能够获得最大的Y向速度极值。本文研究工作可为其他风洞的阵风发生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针对空间环境辐射效应对低轨(Low Earth Orbit,LEO)卫星固态功放器件的长期影响,以工作超过15年的某卫星发射机为对象,在详细讨论卫星轨道半长轴、倾角、光照角和降交点地方时漂移基础上,分析发射机在轨温度、输出功率等参数变化,重点考察功率长期漂移情况.通过建立模型对功率衰减进行估计,最后结合遥测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发射机温度具有轨道周期、年周期与长期变化规律,轨道周期内,卫星位于地影区中间位置时温度最高,在另一侧相对位置时温度最低;年周期内,冬至前后温度处于最高水平,夏至前后则最低;长期上,温度逐年升高,且温升速度逐渐趋缓.固态功放输出功率在轨呈长期下降趋势,在5463 d内从519.7 mW减至491.4 mW,减少28.3 mW,衰减率5.45%,年均衰减率0.36%;功率衰减基本符合指数变化规律,拟合下的功率衰减率约为5.49%,年均衰减率不足0.37%,相关系数值接近于0.98.入轨2年后,功率衰减速度达到峰值,表明器件可能受到低剂量率辐射损伤增强效应影响,可为后期辐射加固设计提供参考.国产发射机功率器件性能较优,适合于LEO卫星长寿命在轨运行下的空间应用.  相似文献   
30.
文章针对现有临近空间浮空器持久区域驻留期间面临的“超热”、“超压”和抗风机动飞行对材料和能源技术的挑战,提出一种充分利用自然界热能和准零风层风场环境的新型临近空间浮空器技术方案。文章分别介绍了新型临近空间浮空器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功能特点和飞行操控策略;通过浮空器热建模仿真分析和参数总体设计,研究了主气囊热控参数、浮空器白天和夜间“超热”能力,以及浮空器体积规模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通过主气囊热控参数优化设计,可使浮空器白天“超热”值在100K以上,夜间“超热”值在20K以上,并给出了20~80K“超热”范围内的新型浮空器总体参数设计结果,这些结果满足浮空器高度调节所需浮升能力变化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