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6篇
航空   124篇
航天技术   22篇
综合类   20篇
航天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61.
针对准Z源逆变器(qZSI)驱动永磁同步电机(PMSM)系统的特点,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提出一种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由准Z源网络电容电压闭环与PMSM电磁功率前馈生成电感电流参考值,通过预测电感电流值并引入子代价函数来确定是否选择直通(ST)状态,以实现qZSI的升压控制。在非直通(NST)状态下,分别对8种开关状态下的PMSM定子电流进行预测,并与转速闭环控制生成的参考电流进行比较,选择最优的开关状态,以实现对PMSM的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实现对qZSI的升压及PMSM转速的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稳态及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62.
实验辨识机器人动力学参数是获取基于模型的控制器参数的主要方式。针对一般方法仅能辨识线性动力学模型从而辨识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采用人工蜂群(Artificial bee colony,ABC)算法辨识机器人动力学模型。通过Newton-Euler法建立关节型机器人的刚体动力学模型,并用低速动态特性更佳的非线性摩擦模型描述关节间摩擦特性,代替传统的库仑-黏性摩擦模型。优化辨识实验所用的激励轨迹,采集实验数据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后,采用ABC算法辨识机器人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ABC算法能够精确辨识动力学参数,基于辨识结果的预测力矩抑制了误差峰值的出现。应用辨识结果设计基于模型的前馈控制器,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模型的控制器能够提高轨迹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163.
《航空港》2013,(4):10-15
<正>家人团聚,好好过个年,对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有特别的意义。过年是喜庆的,团圆是幸福的,一年一度,大家又一次走在路上,回乡的路,团聚的路,为一年的辛劳划一个句号。3月6日,上海机场2013年春运工作圆满落下帷幕。春运40天期间,上海浦东和虹  相似文献   
164.
针对传统PID控制算法在稳定跟踪平台控制中的诸多问题,提出一种带有卡尔曼滤波器的基于前馈补偿和抗积分饱和PID(FKAPID)控制的控制方法。计算机仿真实验表明,控制方法使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减小到6%,调节时间缩短至1.4 s,跟踪误差的均方差值减小了1个数量级以上,动态响应性能、对周期性信号的跟踪性能和对干扰的抑制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5.
为清除Φ1.2mm孔中的金属毛刺及多余物隐患,采用23MPa高压气流双向吹除法,经过试验和CT检查,证明此方法可确保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66.
本文介绍欧洲发生的使用Ⅱ、Ⅳ型除/冰液时发生的飞机控制器冻结事故,并提出了解决该类事故的方法和除/防冰液干燥和水合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67.
168.
本文从导弹在飞行试验中在大过载指令下产生大幅度滚动的现象入手,结合导弹在飞行试验中的有关遥测数据曲线对产生过大滚动角速度的诱导滚动干扰力矩进行分析,并针对常用的导弹滚动姿态稳定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快速抑制滚动的控制方法一前馈模糊控制器,并通过仿真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较好地达到了滚动干扰快速抑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9.
介绍了干式激光除漆的烧蚀效应机制和振动效应机制,并对振动效应机制给出了三种数学理论模型:脱离加速度模型,热应力模型,热弹性振动模型。  相似文献   
170.
为了实现对高精度空气静压主轴控制性能的改善,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UMAC的开放式数控系统,采用基于UMAC改进的速度/加速度前馈复合PID伺服控制策略,并对这种方法在UMAC卡中的实现原理及参数调节进行了详细描述,最后进行了跟随误差仿真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