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0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125篇
航空   957篇
航天技术   380篇
综合类   163篇
航天   84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21.
本文描述的实验采用干冰为示踪粒子,对脱体涡系作了流动显示,并对摄取的图片进行了数字图象处理。结果清楚地提示了涡的三层结构。在主涡的诱导下,出现二次涡,而二次涡会影响脱体涡的速度分布。实验还得到了脱体涡流场的灰度分布图,并将得出的涡核直径与LDV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还证明来流迎角、侧滑角及前缘后掠角会影响涡核的位置和强度。当机翼前缘后掠角增加时,脱体涡向不稳定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2.
基于联邦滤波器的新型故障检测结构及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种基于联邦卡尔曼滤波器的故障检测结构,该结构利用各局部滤波器和参考滤波器共有状态之间的残差进行故障检测.并提出了2种故障检测算法:χ2检验法和Elman神经网络检验法.以组合导航系统为例进行了仿真研究,和其它算法相比该算法计算简单、可靠,不但可以快速检测出外部传感器及参考系统故障,且具有很好的容错性能,能快速检测出故障并进行隔离,使融合后系统依然保持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123.
讨论关于分立式晶体滤波器(最常用的差接桥式电路)设计与调试中的几个问题,诸如合理确定滤波晶体的频率误差(调整频差)、差接变量器的设计考虑、滤波晶体的Q值与滤波器插入损耗之间的关系、以及利用负载电容C_1调整滤波器的带宽。  相似文献   
124.
介绍500kHz晶体滤波器在电子对抗设备中的应用和设计制作。该滤波器用于电子对抗OOK信号提载波电路中,用网络综合法设计,采用两节四晶体窄带差接桥式电路结构,达到的技术指标为:中心频率f_0=500kHz;3dB带宽B_3,一种为180~190Hz,一种为460~480Hz;带内波动Ar<0.5dB;阻带衰减As>50dB;矩形系数B_(40)/B_3=3.1~3.3;插入损耗A_0=3~4dB;输入阻抗R(in)=输出阻抗R_(out)=820Ω。  相似文献   
125.
针对支线飞机机械操纵系统的特点,设计了由模块化的功能单元组成的综合飞行仿真平台,可以实现机械操纵系统数字仿真,在支线飞机的设计与制造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此平台通过改进还可用于支线飞机的试飞科目训练,从而降低试飞风险并缩短研制周期。  相似文献   
126.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中涉及量和单位时有如下示例:"10kPa~12kPa(不写作10~12 kPa)";"0℃~10℃(不写作0~10℃)"。这里圆括号中的说法不正确。  相似文献   
127.
128.
129.
《航天器工程》2016,(5):69-73
分析了霍尔电推进系统的电源处理单元(PPU)的需求,介绍了使用移相全桥软开关电路设计方法,实现了电源处理单元阳极电源高效率,同时通过采用FPGA设计方法,实现了数字化电源处理单元的设计,最后给出了80mN霍尔电推进系统数字化电源处理单元工程样机的实现情况,结果表明:采用软开关后电源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数字化控制的电源处理单元具备了参数灵活调整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0.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个古老而迷人的话题,从古至今,讨论主要集中在语言和思维是否可分,如果可分,是谁决定谁。在众多观点中,针对萨匹尔-沃尔夫假说的争议颇多。以往对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讨论并不少,但如同对语言和思维关系的探讨一样,绝大部分研究显得实证不足。基于前人的研究,拟从具体实例研究,即英汉双语对数字概念表达方面的影响为例,重新解读该假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