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1篇
航空   86篇
航天技术   29篇
综合类   34篇
航天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共轴式双旋翼气动特性的固定尾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经典的儒氏旋翼涡系模型作了一些修正,建立了悬停状态下共轴式旋翼的固定尾迹模型,对双旋翼之间的气动干扰问题开展了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最后,将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证明了理论方法的正确性,并获得了一些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02.
叶正寅  杨永年  赵令诚 《航空学报》1989,10(10):468-473
 本文引用局部线化的概念,提出一种数值计算方法,用以研究小展弦比、大攻角带前缘或侧缘分离流机翼的双重非线性问题,即基本方程的非线性(包含了速势方程的所有二阶非线性项)和边界条件的非线性(离体涡位置不能预先给定)。该方法适用于亚临界下的所有Mach数,计算简单,工作量小。通过算例计算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与实验值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3.
针对蜻蜒扑翼飞行机理与鸟类单翼飞行机理的不同,设计了一种双翅翼空间四杆扑翼机构,提出了一种非对称刚度柔性翅翼.该翅翼上拍时刚度较小,下拍时刚度较大,上拍时翅翼变形比下拍时翅翼变形大,空气阻力较小,可以提高每个拍动周期中的等效升力,从而有效减小飞行器飞行时的能耗速度,提高飞行效率.基于非定常空气动力学原理,建立了仿蜻蜒扑翼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对双翼挥拍过程中不同相位差下的升阻特性进行了分析,可为飞行过程中扑动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弹性变形对柔性机翼气动特性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大展弦比全复合材料机翼的非线性静气弹响应行为,采用CFD/CSM(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omputational Structural Mechanics)弱耦合方法,使用三维N-S方程和结构力学方程以及动网格生成技术和压强插值技术,通过高精度的数值模拟,求解了大展弦比柔性机翼在结构几何非线性变形状态下的非线性静气弹响应问题.算例分别对典型的大展弦比复合材料前掠机翼和后掠机翼进行了求解,计算结果表明,与前掠翼相比,后掠翼的升力系数明显降低,升阻比降低,严重偏离了刚性机翼的设计点,在柔性机翼的气动设计中必须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05.
仿生扑翼机构的设计以实现昆虫的扑翼形式为目标,通过仿生学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将昆虫复杂的扑翼运动分解为平扇与翻转两个基本动作,同时这两个自由度必须协调运动.仿生扑翼机构主要包括并联的两组曲柄摇杆机构与差动轮系两个部分,由直流伺服电机作为驱动,将曲柄的连续旋转输入转换为翅膀的平扇与翻转两自由度复合运动输出.通过建立运动模型对仿生扑翼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到扑翼的扇翅角及翅攻角与时间的关系曲线,然后选择合理的扑翼机构几何参数及齿轮副的传动比构筑扑翼机构样机,实现了预期的扑翼形式.   相似文献   
106.
栅格翼和机身组合体的气动特性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计算栅格翼和机身组合体亚超音速气动力干扰理论方法.亚音速采用涡格法计算栅格翼气动力,用一个二维偶极子和圆柱映像涡系模拟机身的上洗流场和栅格翼迁移到机身上气动载荷.超音速假定栅格翼处在机身横向流动的上洗流场中,用翼片理论计算机身对栅格翼气动力干扰的修正因子.用本文方法计算了几个栅格翼和机身组合体的气动特性的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7.
作者以一个小展弦比的三角机翼模型为对象,完成了颤振主动抑制系统的试验研究。风洞试验结果说明,采用颤振主动抑制控制系统后,机翼的颤振临界速度可提高37%。文中还提出了气动弹性系统特性,包括(开环)超临界频响函数的测试方法,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08.
杨岞生  伍贻兆  徐晓  李宏伟 《航空学报》1992,13(12):579-585
从全速位方程出发研究了机翼和翼身融合体跨音速绕流的有限元算法。给出适用于有限元法和复杂外形的块结构网格生成技术和使单元系数矩阵积分数目减少2/3的方法;并发展了一种内存量少的总体系数矩阵存贮方式。为了提高有限元离散方程组解的精度和加速收敛,提出α—GMRES算法代替传统全速位方程有限元解法中所习用收敛慢的线松弛迭代解法。通过机翼和翼身融合体实例考核,效果是好的,为飞行器先进气动布局的数值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算法。  相似文献   
109.
朱自强  夏智勋  吴礼义 《航空学报》1992,13(10):463-468
给出一种跨音速翼型和机翼的反设计计算方法。对所应用的积分方程反方法引入人工粘性项;采用Riegels因子法消除前缘奇性;对强激波问题采用光滑-松弛过程;并将方程中的系数积分成解析形式;对二维翼型反设计计算还提出了一种封闭形式的正则化条件。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跨音速翼型和机翼设计是一种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0.
机翼动态气动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动态特性风洞实验的技术方案、测试系统和测试软件。对前缘后掠60°的三角翼在迎角0°~90°范围内快速上仰时的升力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机翼快速上仰时,随上仰速率增大最大升力系数增高,即动态升力效应更明显;失速迎角也增大。此外,给出了简缩频率、平均迎角、振荡振幅以及俯仰轴位置等对振荡机翼产生的非定常瞬时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