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航空   96篇
航天技术   50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3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对弧焊特性、特别是它的动特性进行了讨论,与过去传统的时域法不同,文中提出了用频域法分析弧焊的电源特性的设想,文内中方法的理论、实验方法及实测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这篇文章叙述了以色列飞机公司(IAI)在战斗机上实施EL-2032 FOR(火控雷达)飞行试验的评定工作。文章着重说明了该项目的实施原则,试验方法、试验状态、试验进度、试验系统以及分析试验数据结果的特殊设备。评定这类现代火控雷达的试验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把火控雷达做为一个独立的敏感部件,或者作为新一代战斗机上装备的现代航空电子设备的一个关键器件。被试系统EL-2032是由IAI/ELTA公司研制的  相似文献   
3.
齐宝华  张霖 《宇航学报》1999,20(3):53-60
本文首先分析了某类导弹系统的稳定性,然后对天线罩瞄准线误差斜率A的摄动对寻的制导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鲁棒导引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按此方法设计出的控制器对于A的摄动具有满意的鲁棒性,该方法在某类导弹控制系统的设计中得到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模拟飞行软件的核心在于其引擎设计,文章从系统设计角度出发,讨论了一种容易实现的、具有通用性的模拟飞行引擎设计方案。该方案给出了引擎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程序调用接口。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新的信道化IFM接收机的实现方案,该方案基于多相滤波的信道化技术,利用瞬时自相关方法实现复信号的瞬时频率测量,不仅可以实现精确的大动态范围瞬时频率测量,而且具备多信号同时处理能力,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自组织模糊CMAC神经网络及其非线性系统辨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源  胡寿松  齐俊伟 《航空学报》2001,22(6):556-558
 针对CMAC的特点,提出了联想度的概念,并由此设计了一种自组织模糊 CMAC神经网络( SOFC-MAC)及其学习算法,证明了SOFCMAC能以任意精度对非线性特性一致逼近。该网络具有学习速度快,逼近精度高及局部泛化能力等特点。歼击机系统特征模型辨识仿真验证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应用压敏漆(PSP)技术对转子叶片表面压力分布进行测量,是当前国际上一项新的航空测试技术。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对这种测试技术的测量原理、测量方法、涂漆方式、数据采集与处理、校准方法、应用范围与现状等加以介绍,指出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阐述了在航空发动机设计领域推广这种新型测试技术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异种材料的先进连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接技术是异种材料构成连接结构的关键.常用于各种材料的连接方法主要包括熔钎焊、钎焊、扩散钎焊、扩散焊、摩擦焊等特种连接技术.  相似文献   
9.
地面火炮是为地面作战部队提供直接火力支援和间接火力支援的主要兵器,在地面战争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因此,台军历来都十分重视引进,研制更新和发展地面火炮。当然,台军现役地面火炮的规模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李乾  董超  齐中阳  王延奎 《航空学报》2019,40(4):122448-122448
针对尖侧缘机身布局在大迎角下存在的正俯仰力矩(抬头力矩)问题,通过风洞试验,首先研究了俯仰力矩的迎角分区特性及流动演化规律:线性增长区(迎角为0°~15°),俯仰力矩线性增加,全机从附着流到形成进气道前缘涡和机翼涡;非线性增长区(迎角为17.5°~32.5°),俯仰力矩非线性增加,机头涡出现,机头涡和进气道前缘涡逐渐增强,机翼涡增强后破裂;衰减区(迎角为35°~65°),俯仰力矩逐渐减小,机头涡增强后破裂,进气道前缘涡破裂发展,机翼涡完全破裂。其次,发现了机身前体是产生正俯仰力矩的主要来源,机头涡是导致大迎角下正俯仰力矩的主控流动。当迎角为40°时,前体各截面正俯仰力矩在进气道前缘处达到最大,主要是由于该处机头涡诱导产生了较强的法向力。最后,提出了大迎角机身扰流板控制技术,产生了较好的控制效果。当迎角为40°时,扰流板可使正俯仰力矩减少62%,其原因是扰流板降低了机头涡涡量及其诱导产生的法向力,减少了机身前体对正俯仰力矩的贡献。该控制技术的缺点是扰流板会带来一些升力损失和附加阻力。基于尖侧缘机身参考宽度的雷诺数为2.59×1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