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4篇
  免费   353篇
  国内免费   576篇
航空   954篇
航天技术   779篇
综合类   157篇
航天   109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0 毫秒
941.
多光谱相机高稳定性光机结构设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测绘应用对多光谱相机设计的技术要求,从影响相机内方位元素和在轨成像品质因素出发,结合三反离轴相机的特点,重点分析多光谱相机高稳定性设计(力学和热)。多光谱相机主体反射镜通过选取零膨胀的微晶玻璃和殷钢材料,降低了反射镜的热敏感性,反射镜组件通过采用四点球铰无应力支撑技术实现了反射镜的静定支撑、消除掉了反射镜装配应力,保证了反射镜面型的稳定性。相机主体结构与卫星的连接采用柔性卸载结构设计,卸载了卫星结构由于热变形而导致的相机结构变化,保证了相机主体结构的在轨性能稳定性。通过对整个相机进行有限元分析和环境试验,有效地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多光谱相机主体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42.
针对空间CCD相机由于平台振动造成的成像模糊问题,研制了一套光学稳像控制系统。利用高速CCD帧频高特点,结合基于图像的像移测量原理,设计了像移补偿闭环控制算法,实现了光轴的稳定控制,从而实现了相机稳定成像,提高图像清晰度。实验结果表明稳像控制系统动静态性能稳定,在一定带宽范围内有效减小甚至消除了平台振动对相机成像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3.
在复杂的整机力学环境下,以空间遥感相机支架最大自由模态为优化目标,将整机关键技术指标(基频、轻量化要求、自重变形要求等)作为约束条件,利用拓扑优化及尺寸优化技术,对某相机支架进行了优化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相机基频,相机支架实现了轻量化设计,质量减轻10%,验证了拓扑优化及尺寸优化技术在空间相机结构设计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44.
基于当前遥感相机谱段数量的不断增加、分辨率的不断提升等方面造成的数据传输问题,分析了目前广泛应用的并行数据传输系统所面临的技术瓶颈,提出采用串行发送/解串(SerDes)方式加以替代的方案,通过对比分析,指出采用该方式传输数据的优点,进而阐述文章所采用的串行发送/解串芯片-TLK2711的工作原理、传输协议等,最终通过试验证明了其在遥感相机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为后续遥感相机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5.
空间光学遥感器对于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激光武器的出现对空间光学遥感器构成了极大的安全威胁,相应的激光防护技术也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首先对空间光学遥感器的激光防护策略做了分类,然后对不同的防护方案进行了优缺点比较。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VO2和C60的概念式薄膜联合式激光防护方案。  相似文献   
946.
近空间飞行器飞行包络大、环境变化复杂、参数变化激烈,对其开展飞行控制技术研究工作的首要问题是对此复杂系统基本物理规律准确把握和描述,并依此建立其机理运动模型。针对机体/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的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地进行了飞行力学分析,并推导了变化风场下近空间飞行器在高超声速条件下的完整的6-自由度12-状态的动力学方程和运动学方程,体现出变化风场的影响和推力矢量的作用。随后,对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开环控制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直观表现了系统的快时变、强耦合、强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所得结果可用于未来高超声速飞行器轨迹管理、飞行控制等问题的概念设计和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947.
铷原子钟物理部分是铷原子钟的原子鉴频器,决定铷原子钟的短期和长期稳定度(1s以上),其中使用了金属铷、玻璃、镍铁合金等材料和一些双极性晶体管、运算放大器等器件,其核心部件铷泡是一个采用特殊真空工艺制造的器件,这些材料、器件和工艺的低剂量率辐射效应需要实验评价。本文提出并完成了铷原子钟物理部分的低剂量率辐射实验,采用Co60γ源,辐射剂量率0.01rad(Si)/s,总剂量50krad(Si),对铷原子钟物理部分和铷泡的辐射效应分别进行了实验评估。这项研究更加真实地逼近了空间的电离辐射,实验数据对于星载铷原子钟的在轨运行监测和下一代星载铷原子钟的抗辐射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8.
空间交会对接GNC系统涉及目标器和追踪器两个航天器的姿态轨道控制,其数学仿真比一般的卫星更复杂.给出一种轨道动力学、姿态动力学、相对动力学、测量及执行部件等仿真模型的规范化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基于代码自动生成技术的空间交会对接GNC仿真平台,该平台的模块化和自动化程度高、软件的可读性和通用性强,实现了两个航天器的快速规范化仿真,显著提高了研究人员的工作效率,为空间交会GNC系统的设计和仿真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相似文献   
949.
根据电子对抗战场实际电磁辐射源的空间分布,建立了空间辐射源模型及电磁辐射几何模型,提出了一种简便实用的空间电磁辐射强度仿真分析方法。实验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0.
王磊  满广龙 《航天器工程》2012,21(2):108-113
文章对国内外航天器热控涂层在轨搭载飞行试验进行了调研,综述了利用和平号空间站、"国际空间站"、美国航天飞机、"长期暴露装置"等航天器进行的相关试验工作及主要的研究成果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开展热控涂层搭载飞行试验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