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90篇 |
免费 | 916篇 |
国内免费 | 146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572篇 |
航天技术 | 136篇 |
综合类 | 75篇 |
航天 | 11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75篇 |
2021年 | 75篇 |
2020年 | 68篇 |
2019年 | 52篇 |
2018年 | 35篇 |
2017年 | 63篇 |
2016年 | 60篇 |
2015年 | 77篇 |
2014年 | 69篇 |
2013年 | 85篇 |
2012年 | 107篇 |
2011年 | 127篇 |
2010年 | 103篇 |
2009年 | 117篇 |
2008年 | 146篇 |
2007年 | 161篇 |
2006年 | 133篇 |
2005年 | 136篇 |
2004年 | 111篇 |
2003年 | 103篇 |
2002年 | 96篇 |
2001年 | 75篇 |
2000年 | 78篇 |
1999年 | 104篇 |
1998年 | 85篇 |
1997年 | 91篇 |
1996年 | 83篇 |
1995年 | 58篇 |
1994年 | 70篇 |
1993年 | 66篇 |
1992年 | 69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41篇 |
1989年 | 39篇 |
1988年 | 31篇 |
1987年 | 15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104.
105.
液体火箭发动机起动过程是发动机研制过程中的难点和关键技术之一。针对某液氧/煤油补燃循环发动机,进行了起动过程研究。建立了发动机各组件的动态数学模型,并进行了适当简化。计算得到了起动过程发动机性能参数随时间变化的仿真曲线。计算结果与试车数据基本相符,初步验证了所建立的仿真模型及采用的仿真方法的正确性。还分析了部分干扰因素对发动机起动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107.
性能精度是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上面级发动机性能精度尤其重要.以某型泵压式上面级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利用影响分析树的方法识别了发动机生产、测试、性能调整过程中影响性能精度的干扰因素;针对所识别的干扰因素,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其偏差对发动机推力和混合比的影响.根据统计学原理,推导得到多项干扰因素影响概率的计算模型,并利用小子样样本对计算模型和程序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利用该概率计算模型,根据置信水平要求,确定了多项干扰因素对发动机性能的极限偏差影响.根据发动机性能精度要求,分解得到了单个干扰因素的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108.
氢氧液体火箭发动机密封连接形式常采用一种法兰面贴合的榫槽式密封法兰结构,设计时主要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结构强度和密封性分析.为提高设计效率、简化有限元操作,利用ANSYS提供的用户界面设计语言(UIDL)和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二次开发环境,开发结构分析程序模块.该程序模块能够将法兰结构有限元分析的前后处理和计算封装在后台操作,用户只需输入结构和材料参数,程序可自动进行有限元计算.利用有限元计算结果,通过垫片应力预测泄漏率进行密封性分析,结合螺栓和法兰最大应力,可确定垫片规格等结构参数和拧紧力矩等装配参数.通过实际应用验证,根据程序计算结果满足发动机热试车使用要求,验证计算方法合理. 相似文献
109.
以Gd2O3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材料,采用并流化学共沉淀法合成Gd2SiO5粉体材料。研究Gd2SiO5前驱体的热响应特征、Gd2SiO5粉体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并对Gd2SiO5粉体的合成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前驱体的低Gd/Si摩尔比和反应体系的高pH值会导致Gd2SiO5粉体生成Gd9.33(SiO4)6O2杂质相,相反则会导致生成Gd2O3杂质相。当Gd/Si摩尔比为20∶11、pH值为9~10、合成温度为1000~1300℃时,合成的粉体纯度较高,Gd2SiO5颗粒呈不规则形貌特征,平均粒度为100~200 nm。Gd2SiO5合成过程中,前驱体以一种—[Si—O—Gd]—网络结构存在,在煅烧过程中逐渐转化为Gd2SiO5晶体以及Gd9.33(SiO4)6O2和Gd2O3杂相。 相似文献
110.
FGH97缺口试样基于黏塑性本构的弹塑性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缺口试样在高温条件下局部区域应力应变难于测量的问题,基于光滑试样材料力学性能试验,优化得到550℃粉末高温合金FGH97的Chaboche黏塑性统一本构方程参数,并将其应用到FGH97缺口试样单调拉伸及循环加载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中.研究结果表明:①缺口局部区域进入塑性后其应力分布与弹性条件明显不同,随应力增大,最大应力位置向内移动;②在循环载荷条件下,随着循环数的增加,缺口平分线上应力/应变范围变化不大,缺口根部塑性区域出现明显平均应力松弛,并逐渐趋于稳定,导致缺口根部循环载荷比不同于外部施加载荷;③缺口根部塑性区域逐渐增大,但增大的幅度逐渐降低.该研究可为进一步分析缺口构件疲劳寿命影响因素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