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74篇
航空   248篇
航天技术   66篇
综合类   24篇
航天   1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7 毫秒
61.
随着大型可展开环形天线在航天器上的应用,口径越来越大,指标更加严格,卫星姿控、轨控、太阳翼驱动等导致的机械运动必然会引起大型反射面天线的振动,从而造成电性能降低,影响任务完成质量。提供了一种获取大型环形天线在轨振动影响的刚–柔–姿控一体化分析方法,建立了集扰动源、整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姿态控制系统、天线振动影响分析的一体化仿真分析模型,实现了在典型扰动模式下的环形天线的振动响应计算、环形天线整体指向和变形计算。分析结果为天线在轨振动影响分析、性能指标预示、振动传递机理及抑制措施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2.
辅助动力装置喘振控制方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以带负载压气机的辅助动力装置(APU)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引气工作特点及负载压气机喘振机理,提出采用出口换算流量小于最小稳定工作流量的方法来控制负载压气机稳定工作,当APU出口换算流量小于最小稳定工作流量2%时,通过打开喘振控制阀(SCV)防止APU喘振.设计了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控制SCV开度,试车数据与相同条件下的逼喘仿真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既可避免负载压气机喘振,又可保证出口压力满足引气要求.   相似文献   
63.
We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dark matter on light propagation in the solar system. We assumed the spherical symmetry of spacetime and derived the approximate solution of the Einstein equation, which consists of the gravitational attractions caused by the central celestial body, i.e. the Sun, and the dark matter surrounding it. We expressed the dark matter density in the solar system in the following simple power-law form, ?(t,r)=ρ(t)(?/r)k?(t,r)=ρ(t)(?/r)k, where t is the coordinate time; r, the radius from the central body; ?, the normalizing factor; k, the exponent characterizing r  -dependence of dark matter density; and ρ(t)ρ(t), the arbitrary function of time t. On the basis of the derived approximate solution, we focused on light propagation and obtained the additional corrections of the gravitational time delay and the relative frequency shift caused by the dark matter. As an application of our results, we considered the secular increase in the astronomical unit reported by Krasinsky and Brumberg (2004) and found that it was difficult to provide an explanation for the observed dAU/dt = 15 ± 4 m/century.  相似文献   
64.
采用相变材料(PCM,Phase Change Material)的热控制单元(TCU,Thermal Control Unit)可以很好地实现对可移动电子设备的热控制,避免设备过热而引起的热故障.建立了分析TCU热性能的二维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加肋和填充泡沫-PCM复合材料的设计方案可以显著提高TCU热性能,能很好地满足电子元件的工作要求.此外,还对加肋和填充泡沫-PCM提高TCU性能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填充泡沫-PCM复合材料的方案更具优势.所得结论对移动电子设备TCU的设计和优化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5.
空间电源功率调节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空间电源功率调节装置(PCU)的分流调节器(SR),蓄电池的充电控制器(BCR)、放电控制器(BDR)和主误差放大器(MEA)的原理和技术现状。阐述了顺序开关分流调节(S3R)、混合型调节和顺序开关分流串联调节(S4R)三种基本拓扑的工作原理,并对三者进行了性能比较,认为S4R是目前最先进的调节技术。讨论了功率调节装置模块化、智能化和小型化的发展趋势并分析了大功率的功率调节装置研制难点。  相似文献   
66.
高动态环境存在较大的多普勒频移,传统的GPS信号捕获方法捕获时间较长。为了快速捕获到信号,提出将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MeasurementUnit,IMU)辅助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相结合的快速捕获算法。该算法通过外部IMU的位置、速度辅助,预先估算高动态载体产生的多普勒频移,缩小频率搜索范围;利用二维FFT方法同时搜索码相位和多普勒频率,降低计算复杂度,加快捕获速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显著减少捕获时间,提高捕获性能。  相似文献   
67.
谭勇洋  燕瑛  李欣  郭方亮 《航空学报》2016,37(12):3734-3741
基于金相显微镜观测的针刺C/C复合材料细观结构,考虑材料内部纤维的真实分布,建立了针刺C/C复合材料单胞模型。采用Linde失效准则,考虑纤维渐进损伤对材料进行了刚度折减,通过引入周期性位移边界条件,对针刺C/C复合材料的拉伸破坏进行了有限元法(FEM)数值模拟,分析了单胞模型的渐进失效过程,并预测了材料的拉伸强度。开展了针刺C/C复合材料拉伸试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材料的断口形貌,数值预测结果与试验吻合良好。针刺C/C复合材料受拉伸载荷后发生准脆性断裂,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呈双线性,0°无纬碳布发生纤维断裂和基体开裂破坏,90°无纬碳布出现横向基体劈裂,最终断裂发生在针刺纤维与面内无纬碳布交叉区域。  相似文献   
68.
考虑输入饱和的航天器相对运动鲁棒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吴锦杰  刘昆  韩大鹏 《航空学报》2013,34(4):890-901
 研究了在输入饱和约束条件下的航天器相对运动的姿态和轨道一体化控制问题。首先,基于单位对偶四元数给出了航天器6自由度相对运动的数学模型,利用误差对偶四元数来描述航天器的相对姿态和相对位置。接着,针对输入饱和问题,提出了一种对航天器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和外部有界干扰具有较强鲁棒性的自适应控制器,并通过李雅普诺夫方法从理论上严格证明了整个闭环系统的全局渐近稳定性。最后,通过数值仿真来验证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且与其他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设计的方法能够抑制输入饱和的问题,在性能上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69.
国外航天器在轨故障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统计和分析航天器在轨实际发生的故障,可以从中发现在轨故障发生的规律,并指导航天器采取预防或纠正措施。文章在收集航天器在轨故障的基础上,划分了故障的类别,总结了故障发生趋势。对航天器平台而言,控制、供配电、推进3个分系统的故障所占比例最高。针对航天器供配电、综合电子、推进、热控、环控生保等分系统的故障进行了统计,并分析了...  相似文献   
70.
静止轨道卫星在轨温度参数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静止轨道在轨三轴稳定卫星各面上温度参数的变化规律,并通过理论计算得到卫星各面上光强的变化曲线,研究了温度参数变化与对应面上光强的关系,建立了温度参数与光线的线性模型,结果表明模型与实际数据能较好地吻合,对温度参数的预测以及故障的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