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2篇
航空   36篇
航天技术   65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9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椭圆轨道星座构型稳定性要求同时实现升交点赤经、近地点幅角和平近点角的稳定。通过初始偏差对椭圆轨道卫星的长期影响分析可知,轨道半长轴、倾角和偏心率的初始偏差对升交点赤经、近地点幅角和平近点角的长期摄动变化是线性的,因此通过主动偏置轨道半长轴、偏心率和倾角能够实现椭圆轨道星座构型的自稳定设计,从而提高其构型稳定性。对实例星座的设计结果表明,自稳定设计方法对提高椭圆轨道星座的构型稳定性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2.
三星时差定位系统的目标定位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三星时差定位原理推导了目标定位精度模型;分析了目标定位精度与轨道高度、轨道高度差、卫星编队构形、目标位置、时差精度、卫星相对位置精度、绝对位置精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一些对工程研制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3.
低轨星座网络具有覆盖范围广、传输时延少、顽存能力强等优点,在宽带互联网接入服务、物联网、导航增强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星间路由是星座网络的关键技术,直接影响其服务性能。众多学者对路由展开广泛且深入的研究。首先基于拓扑获取方式、传输数据方式、路由计算地点及计算方式等分类方法分析并归纳了低轨星座路由。其次从时间虚拟化、虚拟节点、动态拓扑更新路由以及拥塞避免角度介绍了典型路由及其改进,总结并对比了主要路由的特点,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轨星座路由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4.
李翠兰  欧阳琦  陈明  刘静 《宇航学报》2020,41(9):1158-1165
针对商业小卫星星座迅猛发展对航天器飞行安全造成潜在威胁的问题,以600 km高度星座和大型低轨航天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区域方法(BOX)和碰撞概率风险评估方法,分析了星座与大型低轨航天器的碰撞风险。根据星座轨道演化分析表明,整个星座卫星与大型低轨航天器可能发生碰撞的时间相对集中,持续时间约 1~ 2年。BOX方法计算结果表明,每颗卫星与大型低轨航天器交会,并进入红色预警门限的交会次数约10次左右。碰撞概率计算结果表明,约有5%的卫星进入红色预警门限,星座如果在寿命末期采取无控再入将对大型低轨航天器在1~2年内产生较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05.
分析了椭圆轨道的优良特性,它可集中覆盖地面上某一指定纬度带或区域.阐述了临界倾角太阳同步回归轨道这种特殊椭圆轨道的设计方法,总结了其轨道要素的计算步骤.探讨了临界倾角太阳同步回归轨道星座的设计思路,指出了影响星座对目标覆盖性能的关键参数是各个卫星通过目标上空的时刻.介绍了用遗传算法进行星座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利用遗传算法进行了优化设计.讨论了优化结果的统计规律,符合该规律的星座就是本文所研究的特殊椭圆轨道星座,星座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星座适用于区域覆盖.   相似文献   
106.
星群、星座与编队飞行的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首先对"卫星集群概念研究"一文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卫星集群"不是新概念,而是常用名词"星群"。随后对星群、星座与编队飞行(含F6项目)的概念及相互区别进行明确论述;对星座和编队飞行的分类、特点、优势、应用、发展概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作了较详细论证。  相似文献   
107.
GPS和类GPS测距技术在双星编队星座状态确定中的联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状态确定的精度,借鉴AFF技术引入一种辅助手段——类似GPS的伪距和载波相位测距技术(简称类GPS测距技术).它的伪码码元和载波相位波长比GPS的更短,因而可获得更高精度的相对测量信息.针对对地观测的双星编队星座的状态确定任务,建立了联合GPS和类GPS测距技术进行编队星座状态整体确定的数学模型,并快速同时解算出GPS星间单差模糊度和类GPS星内单差模糊度,最后进行了数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编队状态的精度有明显提高,其中相对位置精度为10~(-3)m,姿态角精度为10~(-4)rad.仿真证明该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08.
针对区域星座自主导航的任务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对钟差估计的星座自主时间同步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实现原理,建立了系统状态模型和系统测量方程,并设计了适用于星座时间同步的Kalman滤波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星座卫星的时间同步.  相似文献   
109.
针对红外低轨系统,综合考虑定位精度、空间覆盖以及星座成本等因素,提出了红外低轨星座的设计准则,并定义星座性能的度量指标.然后,引入GDE 3算法用于红外低轨星座设计,该方法基于Pareto最优概念,能够得到多个最优解,适于多目标优化设计.通过星座建模和目标函数设计,进行了仿真实验.最后验证了设计得到的星座在多项性能指标上均优于已有文献中的星座.  相似文献   
110.
A mission for in situ thermosphere density and winds measurement is described, based on nanospacecraft equipped with a drag balance instrument (DBI) and a GPS receiver. The mission is based on nanosatellite clusters deployed in three orbital planes. In this study, clusters of 10 nanospacecraft are considered, leading to a mission based on a total of 30 nanospacecraft. The geometry analyzed is a symmetrical one, including an equatorial orbit and two orbits with the same inclination and opposing ascending nodes. The main idea is that, by combining the accurate information on the satellite inertial position and velocity provided by the GPS receiver and the drag acceleration intensity provided by the DBI, due to the orbits’ geometrical configuration, both atmospheric drag and wind can be resolved in a region close to the orbit nodes. Exploiting the Earth oblateness effect, a complete scan of the equatorial regions can be accomplished in the short mission lifetime typical of very low Earth orbit satellites, even in high solar activity peaks, when the expected nanospacecraft lifetime is about 40 day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