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20篇
航空   199篇
航天技术   57篇
综合类   23篇
航天   7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牛禄  程惠尔 《推进技术》2001,22(1):30-32,39
用一种双边界代数方法生成二维网格,通过在超限插值函数中引入边界的一阶导数实现网格与边界是的正交,采用几何一致性条件保证物理区域不变形,发展一系列拉伸方程控制网格在边界或给定位置的间距。应用此方法生成了满意的喷管内流场网格,网格生成效率明显优于微分方程网格生成方法。  相似文献   
102.
根据根据力学中的力螺旋概念,论述了再入飞行器的气动轴存在的一般性,分析了再入飞行器气动轴的三种类型,提供了确定气动轴的方法,建立了计算非对称再入飞行器飞动轴的近似方法和数值方法,近似方法基于修正的牛顿流理论和推广的内伏牛顿流理论,数值方法基于J.E.Daywitt教授发展的分离系数矩阵欧拉方程时间相关方法和张鲁民研究员发展的三维定常分离系数矩阵欧拉方程的空间推进方法。  相似文献   
103.
为研究H2 引燃的煤油超燃混合问题 ,采用流体模型描述两相流动 ,气相反应系统的全N S方程风迎风TVD格式求解 ,液相扩散的Euler方程用NND格式求解 ,化学反应源项采用点隐处理 ,对单喷嘴喷H2 超声速燃烧、H2 引燃的煤油超燃混合问题进行了数值研究。获得了压力、密度、温度和组元浓度场的分布。结果表明 :与单喷嘴喷H2 相比 ,下游喷嘴H2 的射流穿透深度和扩散范围增大 ,燃烧区也变大 ;虽然煤油穿透深度大 ,但其扩散较H2 差 ,且下游出现无煤油区。  相似文献   
104.
跟踪空间非合作目标的一种相对轨道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近地轨道卫星沿航向跟踪空间非合作目标的相对轨道确定问题。首先给出以追踪星与非合作目标轨道根数差分描述的相对运动方程;其次根据星间测量几何关系对应的测量方程,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两步估计的相对轨道确定方法;最后通过数学仿真验证了收敛速度快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并对初始状态的选取不敏感,具有一定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5.
三轴仿真转台的外框结构有限元--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某三轴仿真转台的外框的结构分析模型和结构优化设计模型,利用基于性态模型的拟牛顿法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出了在一阶固有频率和静态变形约束下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06.
气动力矩和重力梯度矩实现微小卫星三轴姿态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运用低轨道两个主要环境力矩 (重力梯度矩和气动力矩 )实现微小卫星三轴姿态被动控制方案。重力梯度矩提供俯仰和滚转恢复力矩 ,气动力矩提供偏航和俯仰恢复力矩 ;通过姿态稳定性分析和姿控过程动态仿真 ,结果表明此卫星具有结构简单、姿态稳定精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7.
高精度导航系统和微重力测量系统对于加速度计有高精度的阈值指标需 求,传统测试方法难以完成高精度加速度计的阈值测试。对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加速度 计阈值测试方法。采用对重力加速度二次细分的方法,激励出微小的加速度输入,通过 将加速度计实际输出的微小加速度测量结果和理论值进行对比,得出加速度计的阈值指 标,并结合理论分析给出了此阈值测试方法的测试精度。最后,对此加速度计阈值测试 方法进行了仿真与实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采用姿态精度2″的转台可以实现指标 为5.7685×10-8g 的加速度计阈值测试;实验结果证明此测试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08.
以流体k-ε双方程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包括颗粒湍动能输运方程和耗散率方程的k-ε-kp-εp两相湍流模型。并对两个垂直上升管道内气固两相湍流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和已有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09.
李臣  孙培廷 《推进技术》2020,41(11):2613-2622
为了研究大型船舶在航行中翼帆对其推进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建立了一种双元素翼帆模型,并采用雷诺平均N-S方程在定常和非定常工况下对襟翼几何参数变化的模型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双元素翼帆气动特性的改变体现了襟翼旋转轴位置、襟翼偏转角以及缝隙宽度之间的非线性耦合作用。襟翼旋转轴位置的前移实际上是增大了缝隙宽度,进而增加了流过缝隙的流体,避免了主翼尾流的流动分离。然而,襟翼旋转轴位置的前移距离也受到襟翼偏转角的限制,在襟翼偏转角为25°、攻角为6°,当襟翼旋转轴位置由90%前移到85%时,襟翼吸力面发生了大尺度流动分离。襟翼旋转轴位置不宜过于靠前或靠后,当相对缝隙宽度为2.4%时襟翼旋转轴位置为85%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10.
LPP低污染燃烧室两相喷雾燃烧数值研究   总被引:16,自引:9,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带有多点燃油直接喷射双环预混旋流(TAPS/MLDI)头部的贫油预混预蒸发(LPP)低污染圆筒燃烧室,为了获得该燃烧室两相喷雾燃烧流场与燃烧性能,利用Fluent数值研究三种LPP燃烧室头部方案和四种进口工况.计算结果表明:(1) LPP燃烧室头部冷态流场存在中心回流区、角落回流区和唇口回流区,流场结果与PIV试验结果吻合较好.(2)在头部方案不变的情况下,工况从100%推力下降到7%推力时,出口平均温度逐渐下降,污染物NOx排放相应减少.(3)在进口工况不变时,头部方案B燃烧性能相对最优.(4)热力型NOx的生成速率与燃气温度超过1950K区域的大小和最高燃气温度直接相关,热力型NOx的生成主要分布在火焰锋面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