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35篇
航天技术   12篇
综合类   5篇
航天   5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导弹末端机动的一体化控制模型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采用过载控制技术,建立了反舰导弹末端机动的一体化控制模型。该模型包括两组控制信号:过载控制信号和质心控制信号。利用该模型控制导弹完成了末端跃升、蛇行、摆式和螺旋等各种机动方式。另外,使控制参数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还实现了摆式和螺旋机动的变异形式。由于导弹的机动能力受到可用过载等指标的限制,因此控制参数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取值才能保证末端机动的顺利完成。最后,举例对上述模型进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2.
论述了综合判别函数 (SDF)的基本理论和光学实现途径 ,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判别相关器的导弹末制导系统。该系统具有光学系统运算速度快 ,对畸变目标识别能力高等优点 ,在导弹原有惯性制导系统上进行改进 ,成本低。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 ,这种基于综合判别相关器的导弹末制导系统具有并行处理速度快、识别率高的优点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3.
攻击移动目标的末制导导弹命中概率评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攻击移动目标的末制导导弹的命中概率评估问题,深入分析了影响导弹精度的各类误差源,研究了目标机动特性对末制导雷达捕获概率的影响,提出了打击任意形状目标的命中概率计算模型。以慢速移动目标——舰船为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命中概率评估方法能够有效融合多源信息,评估结论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64.
反舰导弹末端蛇行机动的控制信号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过载控制技术设计了反舰导弹的飞行控制系统,对反舰导弹的末 端蛇行机动的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实现末端蛇行机动的两组控制信 号:过载控制信号和质心控制信号。在这两组控制信号的综合控制下,反舰导弹 实现了多种形式的末端航向和纵向蛇行机动。弹道仿真表明了所设计的控制信 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5.
刘刚  刘光斌 《飞行力学》1998,16(4):87-91
讨论了中远程空导弹的自适应控制规律,基于古典控制器模型,设计了自适应自动驾驶仪:通过适当选择自适应参数,保证了系统良好的动态品质和干扰抑制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李亚诺夫稳定性理论的飞行控制系统方案,推导了自适应控制规律,并对导弹多种飞行高度和初如条件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适应控制系统性能明显优于古典控制回路,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6.
针对航天器末端拦截博弈问题,基于微分对策理论研究了各星的博弈策略。根据拦截空间是否具有防御器将博弈态势分为双星博弈和三星博弈。首先考虑拦截器与目标的双星博弈态势,以终端脱靶量为指标设计了相对博弈策略,并提出时间分析方程以提高策略对不同拦截态势的自适应性。然后,考虑具有防御器的三星博弈态势,提出了博弈切换策略将其化为分段双星博弈,并将双边时间方程扩展到三星博弈中,使拦截器在不被防御器反拦截的情况下,实现对目标的快速拦截。最后仿真分析了博弈策略与时间分析方程对航天器拦截博弈问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7.
针对动能拦截器末制导问题,基于运动伪装理论设计了末制导律和相应的脉冲宽度脉冲频率(PWPF)调节器。根据拦截器和目标在视线旋转坐标系下的相对运动关系建立了动力学模型。通过运动伪装特性得出的拦截条件推导出作用在视线法向上的制导指令表达式。在动能拦截器制导推力受限情况下,利用PWPF调节器调节制导指令。考虑系统的可控条件和拦截条件,对调节器参数进行了理论设计。运动伪装末制导律保证动能拦截器在制导过程起到伪装作用,具有较高的制导精度和较小的命中过载,同时经过参数设计后的PWPF调节器可以节省燃料。最后,通过数值仿真校验了所设计末制导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8.
美国三代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年4月,NASA将首颗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TDRS)送入地球同步轨道。经过20多年的发展,NASA已经部署了两代TDRS,当前正在发展第三代TDRS。本文介绍了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S)的演变过程,讨论了每一代TDRS和地面终端站的采购策略与技术要求,比较了第一代和第二代TDRS的特性和能力,并给出了各地面终端站的当前配置情况。  相似文献   
69.
针对再入飞行过程中飞行器末制导启动后制导系统存在的模型不确定性因素以及气动环境复杂等鲁棒制导问题,结合落点角约束条件,提出一种基于二阶滑模的鲁棒末制导律设计方法。基于二阶滑模控制的思想,设计有限时间收敛的二阶滑模末制导律;为了消除有界的内外扰影响同时削弱抖振效果,引入超螺旋算法设计有限时间收敛的连续二阶滑模末制导律。飞行器在该末制导律导引下,弹目视线角速率及落角约束快速收敛,从而保证飞行器有很高的命中精度。基于Lyapunov定理的稳定性理论证明及仿真结果均表明了该末制导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0.
为实现微型共轴无人直升机(MCUH)的航迹跟踪,考虑系统的状态和输入约束,利用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NMPC)技术设计一种快速在线的控制器。首先,简化MCUH的非线性模型,利用系统的微分平坦特性生成满足直升机动力学的可行航迹,沿着该航迹对系统进行线性化,得到近似直升机非线性动力学的线性时变(LTV)模型。然后,将传统输出航迹跟踪NMPC问题转化为LTV-MPC优化问题,降低问题的复杂度,为确保航迹跟踪误差系统的指数渐近稳定,分别设计终端域和终端罚值。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快速在线NMPC策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设计的预测控制器误差控制精度高、求解速度快,可实现对有约束的时变航迹的跟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