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4篇
航空   54篇
航天技术   18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4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2 毫秒
81.
污染跑道上的起飞着陆性能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保证飞行安全,对污染跑道上飞机起飞着陆性能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相关规章还没有对污染跑道上的起飞着陆性能要求进行明确规定,但是几乎所有的飞机制造商都提供了在污染跑道下飞机起降的性能数据。通过对FAA、EASA 和CAAC 的规章以及相关资料的研究,整理了用于污染跑道上飞机起降性能的计算方法,对性能分析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2.
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了某大型商用飞机的起落架模型。系统建立了起落架的减震支柱、轮胎侧向力、收放等模型,在此基础上能够实时模拟收放、前起落架转向、主起落架刹车等过程。结合验证数据进行比较证明,仿真结果合理,模型正确。将起落架模型集成到整个飞行实时仿真系统中进行实时仿真,可用于起落架相关的课程教学与研究中。  相似文献   
83.
文章对弹道-升力式载人飞船返回舱再入着陆力学环境及其乘员和舱载仪器设备的防护措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适当的返回舱座椅安装角度有利于乘员承受再入过载。座椅缓冲系统是吸收着陆冲击能量、保护乘员最重要的环节,发挥返回舱结构缓冲吸能作用也是改善着陆冲击环境的有效措施。合理设计返回舱设备布局和安装形式可保护舱载设备免受着陆冲击损坏。防护措施的改进可有效保护乘员免受伤害,保证舱载仪器设备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84.
本文介绍了在全尺寸飞机疲劳试验过程中的无损检测和声发射监测的技术细节,说明了如何根据监测目标任务要求,确定传感器位置和安装方案、进行声传播通道性能测试、材料声发射(AE)性能研究和考证整个检测系统工作的平稳性。讨论了如何合理设置数据采集系统的参数,研究了背景噪声的变化规律,并特别研究了同疲劳裂纹形成和扩展有关的声发射信号的特征及如何从强背景噪声环境中获得有用AE信号。论文以中央翼-外翼连接区域和起落架上枢轴接头等关键部位为例,说明实施监测的方法。由于疲劳试验特别强调监测结果的实时性和及时性,在声发射信号处理方面,作者利用趋势分析,基于时间、空间的滤波和基于幅度和能量分布等多种信号处理方式,以及多参数综合识别技术对一些关键部位的状态进行了声发射连续跟踪监测,为保证全尺寸飞机机体部件疲劳试验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5.
载人航天着陆场选择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载人航天的任务和特点,结合对着陆场的要求,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对中国载人航天着陆场进行了选择论证,并进行了综合分析;其正确性和可行性在多次无人飞行试验和两次载人飞行任务中得到实际考核和验证。  相似文献   
86.
缓冲座椅系统着陆冲击响应的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返回舱着陆过程中的特点、等效的着陆冲击加速度和缓冲机构的工作原理,建立了缓冲座椅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然后给出了座椅上任意点动力响应的计算方法,数值算例验证了缓冲座椅系统建模、计算的正确性。最后分析了着陆速度、输入冲击波形、座椅上测点位置和缓冲机构力学特性不同因素对航天员胸背向、头盆向加速度、座椅缓冲行程的影响及其原因,为提高缓冲座椅的工作性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7.
从一假想的卫星的返回轨道分析出发,论述了返回式卫星回收系统的“过载一时间”控制方案,说明了该方案是无人卫星回收的一种简便的、可行的控制方案。建议对某些卫星采用长的抛罩后的滑行段,以降低开伞马赫数及速压。  相似文献   
88.
A hopping rover that is driven only by internal or external attitude actuators is an ideal mobility approach for surface exploration of small solar system bodies. Without thrust control and grasping mechanisms, a hopping rover is mechanically simple to design and less prone to mechanical failures, but faces challenges during soft landing. It may rebound from the surface, causing deviations from its original landing site. In this paper, landing of a hopping rover on the surface of an asteroid is investigated, and a strategy using only attitude control to shorten the landing distance is proposed. Based on rigid body impact dynamics, the edge impact configuration is investigated in detail.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impact states of a cube-shaped hopping rover are studied. Then, controlled edge landing is analyzed, in which the post-impact velocity of the hopping rover is changed by controlling its attitude prior to impact. Three guidance schemes are developed, followed by attitude profile generation and finite time stable attitude control. Finally,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on an ideal flat surface and uneven terrain.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ntrolled edge landing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landing distance and settling time, compared with uncontrolled landing. This study on hopping motion on the surface of an irregular-shaped asteroid with attitude control,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hopper trajectory plan in future asteroid surface explorations.  相似文献   
89.
临近空间载人舱着陆动力学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帅  聂宏  张明  魏小辉  甘盛勇 《宇航学报》2018,39(3):264-274
为满足临近空间载人舱着陆缓冲装置可重复使用以及多着陆工况下能提供较好缓冲性能的要求,提出一种以双腔油气缓冲器为主支柱,单腔油气缓冲器为辅助支柱的新型着陆缓冲系统。针对舱体着陆过程,建立了考虑地面弹塑性变形的联合仿真动力学模型;通过与单腿着陆冲击试验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建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水平着陆速度,着陆俯仰角以及地面摩擦系数三种初始着陆条件对临近空间载人舱着陆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降低水平着陆速度可有效减小舱体水平着陆过载及提高着陆稳定性能;水平或小俯仰角着陆可使主、辅支柱的受载分配更加合理;减小足垫与地面间摩擦力可降低舱体竖直过载并提高着陆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90.
飞机起落架撑杆锁弹簧是下位锁机构实现功能的关键部件,其设计过程需要考虑其与下位锁开锁作动筒的协调以及其对收放载荷和起落架自由放性能的影响。讨论了撑杆锁弹簧的设计流程以及弹簧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介绍了一种区别于传统受力分析确定弹簧工作拉力的方法,并例举了一种支承式撑杆锁弹簧的设计与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