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31篇
航空   172篇
航天技术   143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1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研究表明,稳态等离子体推力器(SPT)具有比冲大、效率高、寿命长的优点,是具有较高性能的先进空间推进系统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小卫星的姿态控制和轨道保持。概述了SPT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SPT的研究进展、主要性能参数、关键技术及其在潜在应用领域中的性能优势,指出其关键技术有空心阴极的热设计和结构设计以及弯曲磁场位形的设计。对我国SPT研究内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2.
燃烧室新材料在卫星双组元低推力发动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健 《航天控制》2001,19(4):8-14
对有代表性、有发展前途的几种新材料进行比较 ,并根据应用新材料的低推力发动机燃烧室的结构特点 ,分析了不同冷却方式对双组元低推力发动机性能损失的影响 ,为双组元低推力发动机燃烧室的材料选择、加工工艺、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新型弹簧床结构的HAN基发动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改善硝酸羟胺(HAN)基发动机催化剂在长时间工作的工况下容易发生破碎而产生空穴的现象,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弹簧床结构发动机设计方法,对发动机催化床进行改进优化设计。该设计可实现,常温环境下弹簧所提供的最大弹力不足以压碎催化剂;同时在高温环境下,弹簧的最小弹力足以克服催化床受到的流动阻力,可大幅提高发动机工作寿命、性能和可靠性。为验证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分别开展了传统结构和新型弹簧床结构的HAN基1N发动机温启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传统结构1N发动机温启动次数不超过150次,而使用新型弹簧床结构的1N发动机温启动次数超过了500次,且工作性能更优。试验结果证明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为HAN基发动机长寿命可靠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4.
目前针对国内薄膜瞬态热流传感器一致性较差、制备工艺不成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刻工艺和离子束溅射镀膜工艺的制备方法,200对T型金属薄膜热电偶沉积在10mm×10mm的水冷块上,测量1μm的氧化铝热阻层温差,从而得到瞬态热流密度值。对新型高温瞬态热流密度传感器进行比对法标定,一致性误差为0.211%,即工艺的一致性约为99.79%。实验表明,研制的新型高温瞬态热流密度传感器的一致性好,制备工艺具备良好重复性和可移植性,能够满足高温瞬态热流检测需要,为热流传感器的推广应用及标准化、批量化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5.
对水工质微波等离子推力器(MPT),用微波击穿气体放电产生等离子体的条件,数值估算了其点火的可行性;通过化学动力学计算证明了水工质MPT中离解损失的存在,并初步估算了理解损失的大小。结果表明,在1 kW的输入功率下水工质MPT的点火启动并不特别困难,从点火到稳定工作,能量吸收从场致电离、碰撞电离转变为热电离、碰撞电离和场致电离;水在MPT工作过程中会发生离解,离解损失在各类能量损失中所占的比重较大。  相似文献   
96.
MPT可靠启动与稳定工作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引言MPT属于电热型电推进,基本原理是利用微波发生器将来自电源系统的电能转化为电磁能,然后电磁波在谐振腔中产生谐振并与工质(可选用N2,H2,He,Ar,NH3,N2O或水蒸气等)耦合,使工质离解、电离,形成等离子体,最后高温高压等离子体从喷管高速喷出而产生推力。MPT的最大优点是没有  相似文献   
97.
考虑电荷交换的三维离子发动机栅极粒子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畅  汤海滨  顾佐  江豪城  刘宇 《推进技术》2006,27(5):463-468
为了对离子发动机光学系统进行数值分析,开发了考虑电荷交换的三维离子发动机栅极粒子模拟程序。模拟程序采用单元内粒子(PIC)方法,光学系统为双栅极结构,推进剂采用氙,总加速电压为1600V,栅极间距为1mm,粒子之间的电荷交换碰撞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方法。采用链式存储结构存储粒子信息,可以实现数组式存储方法所不能实现的功能。使用粒子模拟程序对离子发动机光学系统进行了粒子模拟,模拟得到了栅极间的电场分布和氙离子空间分布。模拟结果表明,在所取工作参数下氙离子全部通过了栅极孔,未撞击到栅极上,验证了参数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8.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a 1-dimensional plasma diode to an applied step voltage is studied during a few electron transit times by numerical simulations when the initial state has an ion density minimum (an ion density cavity). Depending on the cavity depth and the applied voltage the potential drop distributes over the cavity or concentrates in a cathode sheath. The transistion between the two states as well as the cavity potential profiles are predicted by an analytical model. Simulations with periodic cavities as initial state show that the applied voltage can be shared between the cavities. A double layer, steady on the ion time scale, is created by introducing a steady cavity by ion losses.  相似文献   
99.
利用二维混合数值模拟研究了有速度驱动、低等离子体β值情况下的磁场重联过程,结果表明磁重联过程可以产生Alfven波,该Alfven波动对重新区中的新生离子作用,使得新生离子经历投掷角散射方程,具有球壳分布特征,部分新生离子得到加速,其获得的最大能量约为4(miVA0^2/2),此加速过程所需的加速时间在100/Ωi量级,是一个极快的加速机制,加速粒子能谱为双幂律谱。  相似文献   
100.
Ion dynamics in the near-Earth magnetotail region is examined during periods of fast Earthward flow with a two-dimensional (2-D) global-scale hybrid simulation. The simulation shows that shear Alfven waves are generated at x ∼ −10RE, where the strong earthward flow is arrested by the dipole field, and propagate along field lines from the equator to both southern and northern polar ionosphere. Non-gyrotropic ion velocity distributions occur where the large-amplitude Alfven waves are dominant. The simul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Alfven waves are generated by interaction of the fast earthward flow with the stationary near-Earth plasma. Beam ions are found to be pitch-angle scattered and trapped in the wave field, leading to the non-gyrotropic ion distributions in the high-latitude plasma sheet boundary. In addition, significant particle heating and acceleration are found to occur behind the dipolarization front due to the effect of wave turbul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