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04篇
航空   300篇
航天技术   64篇
综合类   53篇
航天   2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COVID-19 pandemic has had a major impact on our society, environment and public health, in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ways. The main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monitor the effect of COVID-19 pandemic lockdowns on urban cooling. To do so, satellite images of Landsat 8 for Milan and Rome in Italy, and Wuhan in China were used to look at pre-lockdown and during the lockdown. First, the surface bi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pre-lockdown and within-lockdown dates of COVID-19 were calculated. Then, the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 retrieved from Landsat thermal data was normalized based on cold pixels LST and statistical parameters of normalized LST (NLST) were calculated. Thereafter,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 between the NLST and index-based built-up index (IBI) was estimated. Finally, the surface urban heat island intensity (SUHII) of different cities on the lockdown and pre-lockdown periods was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The mean NLST of built-up lands in Milan (from 7.71 °C to 2.32 °C), Rome (from 5.05 °C to 3.54 °C) and Wuhan (from 3.57 °C to 1.77 °C) decreased during the lockdown dates compared to pre-lockdown dates. The r (absolute value) between NLST and IBI for Milan, Rome and Wuhan decreased from 0.43, 0.41 and 0.16 in the pre-lockdown dates to 0.25, 0.24, and 0.12 during lockdown dates respectively, which shows a large decrease for all cities. Analysis of SUHI for these cities showed that SUHII during the lockdown dates compared to pre-lockdown dates decreased by 0.89 °C, 1.78 °C, and 1.07 °C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d a high and substantial impact of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and anthropogenic heat flux (AHF) on the SUHI due to the substantial reduction of huge anthropogenic pressure in cities. Our conclusions draw attention to the contribution of COVID-19 lockdowns (reducing the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to creating cooler cities.  相似文献   
432.
开展了双级轴向旋流燃烧室反应流场和燃烧性能的理论与数值研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旋流强度与旋流器下游(套筒)几何结构对于燃烧室反应流场与燃烧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旋流强度低时,旋转气流倾向脱离套筒喉部附近的壁面,形成类似喷射的流动;套筒扩张角越大,旋流强度增幅越大;当扩张半角为30°~70°时,气流扩张角随套筒扩张半角增加而增大。研究发现:存在临界套筒扩张半角为73°,大于该临界角时,气流与套筒发生“脱体”现象。通过理论推导与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发展建立了套筒出口气流扩张角估算公式。通过与实验及数值结果比较发现,该公式能够对旋流器出口近场气流发展进行准确预测,为未来旋流器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33.
插板进气畸变与压气机的耦合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索进气道/发动机一体化设计方法,发展了一种压气机与进气畸变耦合计算的方法.首先从压气机基准流场雷诺平均Navier-Stokes(RANS)仿真结果中提取压气机叶片对气流的作用力,建立压气机全通道体积力模型.再将压气机体积力模型加入到流体计算软件CFX中,实现插板进气畸变与压气机的耦合计算.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压气机体积力模型能有效模拟压气机与上游畸变流场的耦合作用,相比传统的全通道RANS计算能减少近2个数量级的计算网格数.   相似文献   
434.
外旋流器旋流数对三级旋流流场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二维粒子图像测速(2D-PIV)流场测试技术,试验研究了相同进口条件下多种旋流数组合旋流器出口冷态流场,分析比较了外级旋流器旋流数对流场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级旋流器旋流强弱并不是回流区形成的主要决定因素;随着外级旋流器旋流数的增加,涡心有向前及向外移动的趋势,其回流区轴向长度逐渐变长,最大回流速度逐渐减小;回流区形状同时受外级旋流器旋流数及内级旋流器旋流数的影响,当外级旋流器旋流数相对内级旋流器旋流数足够大时,较易出现尾迹区;在旋流器出口附近,外级旋流器旋流数较小时旋流器组合流场的湍流强度峰值较大.   相似文献   
435.
通过AA7075-T6铝合金在不同加载角度下的Ⅰ-Ⅱ复合高周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利用FRANC3D中M-积分计算了复合型裂纹尖端的等效应力强度因子幅值,结合七点递增多项式对数据处理,得出了复合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曲线,分析了复合疲劳性能,并探讨了复合裂纹扩展的路径及断口特性。结果给出了纯Ⅰ型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曲线在稳定扩展阶段的Paris公式的参数;并表明:Ⅰ型疲劳裂纹扩展寿命最长,复合疲劳裂纹扩展寿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复合疲劳裂纹开裂方向的数值分析及实验结果与理论吻合;复合疲劳断口表现为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436.
对于机身加筋壁板结构,获取较为准确的应力强度因子是进行裂纹扩展分析的基础,其核心工作是计算结构的几何因子。本文结合T.Swift提出的机身加筋壁板结构几何因子计算方法,编制了相关分析工具,计算获得某机身壁板结构环向裂纹几何因子,将计算结果与采用有限元法计算获得的几何因子进行对比。最后,将几何因子输入Nasgro软件进行裂纹扩展寿命分析,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吻合较好。该方法计算效率高,可节省大量计算时间,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37.
贾琪 《航空工程进展》2019,10(2):179-186
双参数断裂准则为一种估算结构剩余强度的简单方法,然而原始推导过程应用了一些假设。为了给出更严谨的证明,从Neuber公式出发严格推导双参数断裂准则公式。用试样的初始裂纹长度代替临界裂纹尺寸,以简化该准则。运用简化的双参数断裂准则估算M(T)、C(T)试样以及复杂结构(三孔拉伸试样)的剩余强度。结果表明:运用简化的双参数断裂准则估算M(T)、C(T)试样的剩余强度时,估算误差在7%以内;运用简化的双参数断裂准则估算复杂结构(三孔拉伸试样)的剩余强度时候,估算误差在5%,说明双参数断裂准则可以用于加筋壁板剩余强度的预测。  相似文献   
438.
开展了双级轴向旋流燃烧室反应流场和燃烧性能的理论与数值研究。发展建立了一种多级旋流器性能评估方法,提出了综合旋流强度和能量利用率两个准则数来对旋流器性能进行评估,研究发现,旋流强度和流阻系数是影响旋流器能量利用率的主要因素。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双级旋流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双级旋流器之间,一级旋流强度对回流区宽度影响较大;综合旋流强度是影响燃烧室整体性能的直接因素;当综合旋流强度小于0.43时,为弱旋流;综合旋流强度介于0.43~0.6之间时,为中等旋流,有十分弱小的回流区;当综合旋流强度大于0.6时,呈强旋流,一定会有回流区出现;当综合旋流强度大于1.03时,为非常强的旋流;综合旋流强度一定时,双级旋流能够增加收益,能量利用较好。通过与实验及数值结果比较发现,该多级旋流器性能评估方法能够对旋流器性能进行准确评估,为未来多级旋流器的设计与性能评估提供了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39.
从最大熵原理出发,在经典和量子 2种情况下,研究了顺磁物质的磁化规律,得到了顺磁物质磁化强度的表达式,在高温弱磁情况下,磁化强度与外磁场成正比,与温度成反比,得到的结论与统计物理中的系综理论或最该然分布结论一致。该原理不仅适用于平衡态问题,而且也适用于非平衡定态问题。  相似文献   
440.
基于高激发里德堡原子的微波电场测量技术与传统金属天线相比有诸多优越性,是未来微波电场高精度测量的重要方案之一。采用全红外光激发里德堡原子的方案不再依赖复杂而昂贵的短波长激光器,大大减小了激光器系统的体积与能耗。在三红外光级联激发里德堡铷原子的过程中,发现了中间态对应的双光梯形电磁诱导透明光学参数对三光激发里德堡态电磁诱导吸收峰信噪比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采用光失谐方法能很好地优化三光EIA光谱。利用微波场下的Autler-Townes分裂效应和标准天线方法对微波喇叭天线发射的微波电场实现精确的校准,并以此为基础通过超外差接收技术成功探测到本地场与信号场所形成的拍频信号,得到了拍频光电信号与信号场强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最终通过实验噪声基底的噪声功率谱得到三红外光里德堡铷原子微波测量的极限灵敏度为37.5(5.5) nV·cm-1/Hz。采用三束红外光激发的方法为研制小型里德堡原子微波电场探测仪器奠定了物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