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14篇
航天技术   13篇
航天   2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单轴速率三轴位置惯性测试转台误差及传递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白雪峰  赵剡 《航天控制》2006,24(2):26-29
阐述了单轴速率三轴位置惯性测试转台系统误差的种类,诸如安装面与轴线平行度、位置精度和回转精度等,主要来源于安装工艺、控制系统精度、测角系统精度以及机械磨损等因素,不可避免地存在于转台系统中。由此产生了综合性的指向误差并对测试数据造成影响,文章根据飞行仿真转台的指向误差公式推导出了适合本实验用惯性测试转台的误差计算公式。依据实际的测试流程计算出各轴的指向误差,得出标度因数、阈值、分辨率等参数测试时,指向误差使得被测参数偏小;而对于交叉耦合参数,造成被测参数偏大,在对高精度陀螺组合测试时应予以估计和补偿。  相似文献   
42.
MEMS陀螺仪随机漂移误差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吉训生  王寿荣 《宇航学报》2006,27(4):640-642
降低MEMS陀螺仪的随机漂移误差是提高陀螺仪性能的主要方法之一。基于随机序列时序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在对MEMS陀螺仪的初始测量数据采用均值估计法进行预处理后,对去除渐进项后的残差信号进行AR(1)建模,并依据该模型对残差信号进行了Kalman滤波,有效提高测量精度。通过对残差信号进行Allan方差的分析,分离出了陀螺仪随机漂移中的主要随机误差源。通过对具体测量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经过这样的处理,陀螺仪噪声的零偏稳定性和速率随机游走分别提高了4倍和7倍。  相似文献   
43.
几种新型陀螺简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何传五 《航天控制》2001,19(2):73-79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 ,对惯性测量装置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利用不同原理研制成的陀螺在各种领域均有不同应用。本文仅就微机械陀螺、半球谐振陀螺、挠性陀螺、光纤陀螺的原理、结构及特性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44.
介绍了卫星惯性姿态敏感器(IAS)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惯性姿态敏感器设计及关键技术。通过比较各种惯性姿态敏感器的优缺点,分析了卫星惯性姿态敏感器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卫星用惯性姿态敏感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5.
讨论了陀螺仪短周期重复性能的标定测试方法,即极轴翻滚试验方法。该方法以地球极轴为基准,通过对一周过程的电流值进行离散傅立叶分析,经过相应的运算处理求出误差模型参数的估计值。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辨识参数多,全面反映了陀螺仪性能,可以科学地考察陀螺仪的短周期重复性。  相似文献   
46.
简述了陀螺减振结构与原理,通过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无人直升机陀螺减振结构的减振效果进行了仿真研究,经分析陀螺减振结构的悬臂尺寸是影响减振性能的重要因素,为后续机械结构振动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7.
陀螺平台三个伺服回路之间通过飞行器姿态角存在着耦合,本文分析了这种耦合对陀螺平台稳定性的影响,揭示了稳定性与滚动角R和伺服回路阻尼系数ξ的关系,最后得到的结论是:只要|R|相似文献   
48.
基于星敏感器角速度估计的陀螺故障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云  王培垣 《航天控制》2004,22(3):93-96
当星载惯性基准单元 (IMU)正常工作的陀螺的冗余度不满足奇偶方程法条件时 ,无法进行陀螺的故障诊断。本文通过卫星稳态运行期间高精度星敏感器输出的姿态四元数信息 ,根据卫星姿态运动学方程和姿态动力学方程 ,采用非线性广义卡尔曼滤波 (EKF)得到星体角速度的估计值。在此基础上 ,通过设计的故障诊断方案对陀螺故障进行定位。数学仿真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9.
《中国航空学报》2023,36(6):279-287
Aimed at improving the bias stability of Fiber-Optic Gyroscope (FOG)-based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s in environments of various ambient temperatures, a novel temperature-compensation method based on a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he same batch of FOGs is proposed. Th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method was employed to filter the high-frequency noises of the FOGs. Then, the correlation information of the multiple FOG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 Eventually, the same residual error of the FOGs was compensated via the simple piecewise linear model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excellent compensation effects for both high- and low-accuracy FOGs are achieved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 Specifically, the accuracies of high-accuracy FOGs are improved by approximately 33.9%, 20%, and 31.2%, while those of low-accuracy FOGs are improved by approximately 39.1%, 20.8%, and 26.1%. The method exhibits the merits of simplicity, validity, and stability, and thus is expected to be widely used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50.
惯性技术广泛应用于海、陆、空、天各种载体的导航、定位与控制。通过对2022年的IEEE惯性传感器与系统会议、DGON惯性传感器系统会议、MEMS国际会议和圣彼得堡组合导航会议等惯性技术相关会议文献以及惯性技术领域相关机构披露的动态信息进行的详细梳理,总结了光学陀螺、微机电(MEMS)陀螺、半球谐振陀螺(HRG)、加速度计以及新兴的量子惯性传感器等惯性仪表及惯性导航系统(INS)的发展现状,并对惯性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当前,惯性技术领域相关研究主要侧重于小型化、提高精度和降低成本等方面。其中,光学陀螺较为成熟,更为侧重于小型化相关研究;微机电陀螺正在致力于向导航级性能突破和发展;半球谐振陀螺主要着力于探索降低高端产品的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