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14篇
航空   223篇
航天技术   115篇
综合类   93篇
航天   14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王略  章仲安 《航空学报》1995,16(6):692-695
 在鸭式布局的基础上 ,对飞行器各部件及部件间的连接方式进行了外形隐身设计。对初步形成的鸭翼 -翼身融合体改变机身头部形状和立尾配置等进行 RCS优化。给出了飞行器各种状态下的 RCS平均值和迎头± 45°区内的 RCS值。测试结果表明 ,尖头机身、 30°双立尾 (立尾与垂直平面成± 30°角 )的鸭翼 -翼身融合体的 RCS值最小。对 RCS优化后的外形 ,风洞测力试验表明其气动性能也较好 (最大升阻比达到 8,失速迎角超过 2 6°)  相似文献   
102.
测试性验证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田仲 《航空学报》1995,16(Z1):65-70
对系统和设备测试性验证的主要内容、参数和验证方法进行了研究,依据数理统计理论提出了用简单实用的查表方法来估计故障检测与隔离能力、设计试验方案及判定合格与否的准则。  相似文献   
103.
就飞机载荷谱实测机翼地面标定的原理、标定方法及标定数据处理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对飞机载荷谱实测的前期工作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4.
某准共面星座由两颗相位差为 180°的太阳同步卫星组成。在对其进行轨道维持时 ,需综合考虑相位差和地面轨迹范围两方面的限制。然而 ,由于这两颗卫星的轨道倾角存在差异 ,使得在轨道维持过程中不能同时满足相位差和地面轨迹的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文提出了调整地面参考轨迹的方法 ,实践证明有效。  相似文献   
105.
本文介绍了超黄蜂直升机换装国产桨叶的动力学分析,给出了超黄蜂直升机装原型机桨叶和换装国产直8A 型机桨叶的飞行振动水平的实测结果,对超黄蜂直升机换装国产桨叶前、后的振动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对照 ADS-27的要求,计算了振动影响指数、1次/转的振动水平和仪表板的振动水平,并进行了超黄蜂直升机换装国产桨叶前、后振动水平的 ADS-27符合性对比分析;本文还介绍了超黄蜂直升机装原型机桨叶和换装国产直8A 型机桨叶的“地面共振”计算结果,进行了“地面共振”对比分析。通过振动水平对比测量、分析和“地面共振”对比计算分析,对超黄蜂直升机换装国产直8A 型机主、尾桨叶的方案是否可行,得出了明确的动力学分析结论,为保证超黄蜂直升机换装国产桨叶的飞行安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6.
邓彦敏  胡继忠 《航空学报》1992,13(4):118-123
连翼机具有前、后机翼,前翼后掠上反,后翼前掠下反;后翼在前翼展60%~100%之间与前翼相连。其前视图和俯视图均构成菱形。在低速风洞中对连翼机进行了纵向及横向测力实验,其中包括前、后翼几何参数改变对气动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与常规飞机相比连翼机具有如下优点:诱导阻力小,升阻比大且具有较好的失速特性。改变连翼机前翼上反角和后翼下反角对纵向气动特性影响不大,对横向气动特性有明显影响。减小前翼外段的后掠角可使俯仰特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7.
快速响应侦察是空间快速响应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而合理布设地面站以保障侦察卫星的发射测控和快速数据回收是侦察任务顺利完成的基础。通过分析近地快速覆盖轨道和近地重复覆盖轨道的对地覆盖特性,针对发射测控和快速数据回收提出了地面站的布设原则,结合我国领土特点给出了这2类轨道的地面站布设方案,并求解了该方案所能提供的发射测控弧段长度和侦察数据返回时间。分析表明,在我国境内布设地面站以保障快速响应侦察卫星的发射测控和快速数据回收是可行的,其数据返回时间小于1个轨道周期。  相似文献   
108.
CONTOURDESIGNANDPRACTICEFORALOWRADARCROSSSECTIONVEHICLEZhangZhongan;WangLue(ResearchInstituteofPilotlessAircraft,NanjingUnive...  相似文献   
109.
EXPERIMENTAL STUDY OF TURBULENT WINGBODY JUNCTION AND WAKEFLOWKangHongwen;FanMeng;WeiZhonglei(DepartmentofMechanics,PekingUni...  相似文献   
110.
SEPARATIONCONTROLFORTHEOUTWINGOFASTRAKE-WINGBYROTATINGCONEPLACEDNEARTHELEADINGEDGE¥LuZhiyong(BeijingUniversityofAeronautics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