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8篇
航空   87篇
航天技术   524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73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航天动态     
美航天飞机将于2010年前全部退役 7月7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航天飞机还要飞行10次,至2010年2月、4月和5月,3架现役航天飞机将分别上演谢幕飞行。航天飞机退役之后,美国将启用新一代的战神火箭和奥赖恩载人飞船,承担美国人重返月球等载人飞行任务  相似文献   
962.
五轩 《中国航天》2011,(11):9-13
2011年10月底,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高大的发射塔上,神舟八号飞船静静地竖立在那里,等待着那个万众注目时刻的到来。  相似文献   
963.
由于经费不足,哈萨克斯坦国家航天局局长穆萨巴耶夫已表示,该国已无限期推迟派航天员乘俄罗斯联盟号飞船登上国际空间站的计划,他没有透露与俄方签订的合同规定的具体费用是多少。他表示相信哈国最终仍会实施这项计划,但没有给出具体时间表。俄罗斯联邦航天局表示,哈国航天员腾出的位置将由一名俄航天员或一位太空游客填补。哈俄两国于去年11月签订了2009年秋送一名哈方航天员造访国际空间站“俄方舱段”的协议。  相似文献   
964.
周武 《太空探索》2009,(7):54-55
为庆祝国际“六一”儿童节,5月30日,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在莫斯科举行了“太空动物世界。绘画比赛颁奖典礼.  相似文献   
965.
《太空探索》2009,(8):32-35
在月球上着陆是登月式飞船的关键技术,因为在月球上着陆与在火星和金星上着陆不同,月球上没有大气层,所有靠大气阻力的着陆手段都无法应用,只能依靠反向推力制动.  相似文献   
966.
小型核火箭     
在探索太阳系其他行星的时候,人类想要做的不仅仅是驾驶小型空间探测器在宇宙空间快速飞行。有时候我们打算向那些大型气态星球的轨道发射宇宙飞船,在其卫星上面降落,安置机器人,甚至希望能够将星球表面的岩石以及土壤里的贵重元素运回地球。最终,向条件允许的星球(至少拥有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水源)运送宇航员。诸如此类的任务,我们所需要的就  相似文献   
967.
6月11日17时38分,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托举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火箭腾空而起,把一团橘红色的烈焰留在了湛蓝的大漠长空。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3名航天员乘坐神舟十号飞船进入太空,6月26日8时07分,3名航天员在太空工作生活15天后成功返回。在这次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太空飞行中,神舟十号飞船先后与天宫一号进行1次自  相似文献   
968.
武苑 《国际太空》2012,(6):1-10
1总体概述 本次任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验证自动控制交会对接技术,并首次验证手动控制交会对接技术;二是全面验证组合体的环境保障情况;三是验证在神舟-8基础上进行过改进的神舟-9性能.  相似文献   
969.
徐菁 《太空探索》2012,(5):38-39
2012年3月23日,欧洲第三艘自动转移飞船(ATV)在法属圭亚那发射场由阿里安重型火箭成功发射升空。这艘货运飞船以意大利物理学家和航天先驱爱德阿多.阿玛尔迪的名字命名。飞船已于3月28日与"国际空间站"顺利交会对接,为空间站带去了丰富的实验设备和补给物资,它将停靠在空间站上大约5个月,于8月27日带着空间站的垃圾离开,然后在太平洋上空陨灭。  相似文献   
970.
随着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圆满完成,中国航天史上极具突破性的一章由此掀开,中国航天人成功实现"太空筑巢"之梦。在本次任务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共有14家单位参与相关产品的研制配套任务,配套产品数量大、种类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