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8篇
航空   88篇
航天技术   524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73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01.
2011年,随着载人航天工程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大幕的开启,有着“神箭”之称的长征二号F火箭又承担起了新的历史使命——助力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无人飞船的“太空相会”。  相似文献   
902.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8,(5):45
  相似文献   
903.
《航天器工程》2008,17(6):146-147
2008年10月5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监视和控制下,神舟-7伴飞卫星顺利实现在4km/8km椭圆轨道上环绕轨道舱飞行的目标,这标志着中国首次小卫星伴随绕飞试验取得成功。9月30日-10月5日,先后进行了3个阶段共6次轨道控制,逐步控制卫星实现对轨道舱由远距离接近到近距离逼近,并最终形成绕飞。小卫星伴随绕飞试验的成功,  相似文献   
904.
唐新培 《中国航天》2011,(11):47-48
“这是‘神八’飞船上精度最高的加速度测量装置。”“只要有它在,交会对接任务就十拿九稳,假如没有它,成功率肯定会打折扣。”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3所于华男博士托着一个黑色铁盒子——体积比常用的方形饭盒略大一些,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相似文献   
905.
载人航天是当今高技术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整体科技水平。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就开始可载人航天的研究,并曾做出过  相似文献   
906.
徐韵珂 《上海航天》2012,29(4):36-36
携带食物和研究设备等的进步-7号无人货运飞船因Kurs-NA交会系统故障的因素,其首次与国际太空站的交会失败。Kurs-NA交会系统是Kurs对接装置的升级型号。多年来Kurs装置一直用于俄罗斯联盟号载人飞船和进步号货运飞船。Kurs-NA系统将原5个天线合并为1个,升级了电子设备,目的是提高安全性,降低功率。与旧Kurs对接系统相比,  相似文献   
907.
心榕 《航天》2012,(1):44-48
四十年前,苏联的联盟号飞船发生了一起特大灾难性事故,三名航天员不幸惨死在凯旋归来的空中,成为继苏联的联盟一号和美国的阿波罗4A号飞船之后的又一幕航天悲剧。而对于这幕悲剧,人们或根本不了解,或了解得不如联盟一号那么详细。现在,让我们将多年来陆续公开的片断串联起来,一起回顾这幕比联盟一号更惨痛的悲剧,缅怀死于不归之路的英雄航天员。  相似文献   
908.
王永生  徐宏 《国际太空》2007,(11):24-31
1965年3月18日,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在上升-2载人飞船飞行中完成了人类第1次出舱活动,持续时间为12min.1969年1月16日,苏联航天员第2次走向太空,是2名联盟-5载人飞船的航天员在向联盟-4飞船过渡时完成的,持续时间为37min.此后,随着航天员舱外活动使用的个体装备的技术完善及功能可靠性的提高,舱外工作逐渐由短时行为变为有计划的多时活动.  相似文献   
909.
赵洋 《航天员》2013,(1):74-75
茫茫的太空中,有一艘沉默的飞船正在飞往地球它是“诺斯托摩”号太空货轮,任务是将大量的太空矿石运回地球.长路漫漫,船员都在冬眠。突然,飞船屏幕上有一个无线电信号闪动起来。信号是由中央电脑监视测到的,它十分奇怪,显然不是来自人类。  相似文献   
910.
谢懿编译 《航天》2012,(7):43-45
怎么样才能造一艘飞船,让它能够经受得住比在地球轨道上强10多倍的太阳光照,忍受得了足以让铅熔化的高温,7回望2000年底贝比科隆博水星探测任务被选中之时,没有人确切知道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