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3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198篇
航空   1105篇
航天技术   197篇
综合类   175篇
航天   29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为了研究复合材料机身薄壁C型柱结构轴向压溃吸能特性、失效模式及C型柱多层壳单元建模方法,建立多层壳单元有限元模型,基于准静态轴向压溃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C型柱多层壳单元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层间分层失效及压溃过程中的局部弯曲变形和层束弯曲失效模式;仿真与实验的载荷-位移曲线吻合性较好,压溃初始峰值载荷,比吸能以及压溃均值偏差较小;但C型柱结构压溃初始峰值载荷较大,载荷效率较低,需通过优化设计进一步降低其初始载荷峰值。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对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进行70、85、100℃下的循环水浸吸湿试验,研究了复合材料在不同水浸温度下的吸湿-脱湿行为规律。同时,对循环吸湿-脱湿过程中的试样进行层间剪切强度测试和动态力学性能测试,并结合扫描电镜观察循环吸湿各个阶段的纤维基体结合状态。结果表明,水浸温度越高,水分的扩散速率越快,饱和吸湿率越大。经过循环吸湿后复合材料的吸湿行为仍满足Fick第二定律,吸湿后层间剪切强度下降,湿热循环次数越多下降的越明显。脱湿后层间剪切强度有所恢复,水浸温度越高造成的不可逆破坏越大,层间剪切强度恢复的越少。干态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31℃,吸湿后下降了37℃。  相似文献   
103.
自动铺带技术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重要成型技术。根据最新提出的预浸带切割和铺放分离的"两步法"铺带技术,详细探讨预浸带切割平台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包括预浸带双刀切割试验平台设计和搭建,基于自动铺带轨迹规划软件的双刀切割轨迹算法的研究和切割信息的植入,以及试验探究切割平台双刀切割典型边界所存在的问题及试验误差分析,以期为"两步法"铺带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4.
一个两化命题,流传了很多年。多年前的一个说法是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结果是带而不动;前些年开始提倡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结果是融而不合;直到前不久号召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两化的命题才算是稳定了下来。  相似文献   
105.
将计算机模拟技术用于复合材料整体化结构的接头设计,如将预期功效定位于结构参数变化对结构行为的影响作用,可以起到很好的实际辅助作用。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具体的应用背景会对结构参数的形式和变化范围提出具体的要求或限制范围。因此,相关的模型和算法只有在与结构设计人员的反复互动过程中才能得到反复的完善,从而获得真正符合设计人员需求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06.
电路中信号电缆屏蔽层接地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低频、高频电路信号电缆屏蔽层不同接地方法的分析,得到不同情况下电缆屏蔽层的最佳接地方法.同时,归纳出一些有用的结论,用于电路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7.
采用卷积背抽影公式实现了位相物体的三维非对称温度场的重建,为光线偏/折测量三维非对称温度场提供了高精度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8.
在基于谐振隧穿效应的波导偏振器中,根据各种模式损耗关系,我们研究了各层厚度,提出一种改进方法,以便得到这种偏振器的最优设计,也探讨设计器件的制造公差,在设计波导偏振器及其它器件方面这种研究是非常有用的,例如基于相同原理的选择波长滤波器。  相似文献   
109.
为提高飞行器任务运控系统的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对基于CCSDS(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MO(任务运营)服务参考模型的系统设计和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MO服务参考模型的核心服务层,以我国飞行器任务运控系统的需求为出发点,在分析了MO服务参考框架、MO服务定义、运控功能服务定义和公共服务组成的基础上,对MO各公共服务的接口进行了分析与设计。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学、设计模式等理念,设计并实现了相关公共服务接口。通过向运控功能服务提供API(应用程序接口),可以支持系统应用层开发。这为建立符合CCSDS MO服务参考模型的飞行器任务运控系统,并实现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10.
未老化NEPE推进剂/衬层粘接试件拉伸失效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位拉伸扫描电镜观测不同温度下NEPE推进剂/衬层粘接界面裂纹扩展规律,得出不同温度下裂纹产生位置均出现在推进剂和衬层连接处,且裂纹的扩展存在相互竞争关系;粘接性能较好时,粘接界面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推进剂/衬层界面附近推进剂性能。重点考察了会引起推进剂"脱湿"的HMX界面,利用纳米压痕仪及动态力学实验,得出当推进剂中含NPBA时,HMX周围存在一高模量层,且该高模量层的动态储能模量与温度呈反向关系。该高模量层的存在或消失会引起推进剂在宏观性能上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推进剂/衬层试件宏观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