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0篇
航空   41篇
航天技术   629篇
航天   110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在神舟七号执行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任务过程中,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翟志刚穿的我国自己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其质量为120千克,单套价值高达3000万元人民币,可靠系数为0.997,可支持至少4小时的舱外活动,能重复使用5次以上,服装气体泄漏率不大于2升/分钟;应急供氧时间不小于30分钟;平均散热量为300瓦。为满足航天员在太空活动的需要,飞天和美俄舱外航天服一样,具有供氧、温控、二氧化碳吸收等环境控制、生命保障与安全防护功能,具备信息采集传输、通信能力,同时能满足人机工效要求。该  相似文献   
122.
宇宙飞船就像是一座桥,把地球与空间站连接在一起,否则,空间站就成了大海中的一座孤岛。能担当天地桥梁角色的除了宇宙飞船外,还有航天飞机。而宇宙飞船多为运人的。随着空间站的发展,运货量不断增加,从1978年开始,苏联把联盟号载人飞船改装成专门的无人货运飞船,即去掉飞船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返回着陆和应急救生等载人航天的特设系  相似文献   
123.
太空出舱活动是人类航天史上尤其是载人航天发展史上的壮举。它既体现了破茧而出这一漫长过程的艰辛,又绽放出化蝶为舞时那一刹那的绚烂;既浸透着毕业时典礼般的狂欢,又承载着从幼年走向成熟那种仪式般的庄严。在上篇中我们简要回顾了苏美两国的科研工作者对于太空出舱的大胆设想以及他们为了这一设想的实现所做出的艰辛努力。在下篇里,我们将着重介绍出舱航天服的设计和对于两种出舱方式的思考,并泼墨记录前苏联史上第一次同时也是人类史上的第一次太空出舱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4.
《航天器工程》2008,17(6):138-139
2008年10月29日,NASA在美国德来顿飞行研究中心首次公开展出下一代飞船——“猎户座”乘员探索飞行器,并特意展示了一个指令舱,它将在2020年把人类送上月球,而且最终前往火星。“猎户座”看起来与1969年往返于月球的“阿波罗”飞船惊人相似,但前者直径是16.5英尺,后者直径仅为12.8英尺。飞船通过扩大空间,可以携带6名航天员。模型重14000磅。制造完成后,  相似文献   
125.
魏庆 《飞碟探索》2009,(11):54-54
为了使航天员安全可靠地着陆,载人航天工程必须建设返回用的着陆场。世界各国的载人航天器着陆方式各有不同,有在陆地、海上、机场降落之分。当然,飞船的着陆场不是像跳伞员降落地点那样,在一块平坦的地面上画个圈,做个明显标志,跳伞员自己控制降落伞,落到里面就行了的。飞船着陆场的选择远不是这样简单,而且它的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相似文献   
126.
基本概念 1.什么是太空行走? 太空行走就是出舱活动.太空行走是一种通俗的叫法,科学术语应该是"出舱活动",其定义是:航天员穿着出舱活动航天服,离开飞船、航天飞机或空间站,进入宇宙空间(包括在月面上或是在火星上),完成指派的各种任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7.
林小 《航天员》2009,(6):46-49
无国界友谊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在国外很受重视。会议期间,各国参会航天员非常友好,他们诚挚地欢迎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加入世界航天员大家庭。特别是来自亚洲的航天员。他们表示支持中国举办协会年会和建立分会,并期待能到中国交流,  相似文献   
128.
《航天》2009,(6):F0002-F0002
美国东部时间5月11日下午2时左右,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机上7名航天员将对哈勃空间望远镜进行最后一次维护。  相似文献   
129.
李琳 《航天员》2014,(6):49-49
像广受欢迎的电视节目“神奇的竞赛”一样,近期,加拿大两名航天员——杰里米·汉森和大卫·圣雅克,利用不同航天机构所在地给出的提示,和Twitter粉丝一起,穿越多伦多几十英里,完成了一场体力和智力并存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0.
张佩 《航天员》2014,(5):56-59
2014年9月10日-15日,金秋的北京迎来了一群尊贵的客人,他们就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近百名航天员,现年61岁的俄罗斯航天员帕维尔·维诺格拉多夫(Pavel Vinogradov)就是其中一位。帕维尔曾执行过3次太空飞行任务,7次太空行走,且两次担任任务指令长,最近的一次是2013年执行的第35/36长期考察组值守国际空间站任务。在此次探空探索者协会年会上,有幸见到这位虽年过花甲却依然精神抖擞、充满绅士风度的经验丰富的航天员。尽管很可惜由于时间关系没能直接采访到帕维尔,但在他此前接受NASA网站的采访内容中,依然能感受到他别样的风采,同样会被其人生信念所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