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7篇
  免费   372篇
  国内免费   166篇
航空   1098篇
航天技术   263篇
综合类   294篇
航天   40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介绍了基于微机电一体化系统(MEMS)的微槽冷却系统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将微槽冷却系统用于微纳卫星热控设计时的特殊要求。讨论了表征微槽冷却系统性能的水力学系统和传热性能。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微槽冷却系统可使大热流密度的热源芯片温度维持在较低的范围内,能满足微纳卫星热控的要求。研究认为,压降和热阻均较小的深槽可在小泵功率时提供较优的传热性能。  相似文献   
22.
介绍了国内外微小卫星平台的发展概况、特点和应用前景,阐述了天基微小卫星平台的体系结构、设计方法及系统特点,分析了天基微小卫星平台的关键技术和实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3.
基于接触理论的一类带锁定机构的间隙铰链分析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巍  孙京  于登云  马兴瑞 《宇航学报》2004,25(1):1-4,12
重点研究一类在我国航天器上得到广泛应用的带有锁定机构的间隙铰链,基于接触理论建立了该类型间隙铰链的分析模型。首先,将铰链零件间的接触力假设为单向的非线性弹簧,并将铰链简化为由非线性弹簧组约束的摆;然后。将展开扭簧假设为线性力矩弹簧,得到包含间隙影响的铰链的力矩-转角关系曲线。通过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认为铰链的力矩转角关系曲线是分段光滑的。是铰链结构尺寸、零件间隙以及材料特性的函数。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24.
用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的18mm口径二级轻气炮(TLGG)和20 J激光驱动微小飞片装置(LDFF-20)对用作航天器舷窗玻璃的熔融石英玻璃的超高速撞击损伤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分析.其中,TLGG发射的球形铝弹丸直径分别为1 mm和3 mm,速度2~6.5 km/s;LDFF-20发射的圆柱形飞片厚度7 μm,直径1 mm,速度1~8.3 km/s.撞击结果为:对12 mm厚的熔融石英玻璃,直径为3mm的弹丸甚至在2.8 km/s的低速下就将其穿透,而直径为1 mm的弹丸在6.5km/s的高速下没有穿透,这说明弹丸直径对撞击损伤特性有很强的影响;LDFF-20发射的微小飞片的撞击仅在玻璃表面产生很浅的凹坑,没有裂纹产生,但微小飞片的累积撞击损伤明显地降低了玻璃的透光性.实验初步获得了侵彻深度PC、侵彻直径D1与弹丸撞击速度Vp、弹丸质量Mp之间的经验关系.依据实验结果和目前的微流星体/空间碎片(M/OD)环境工程模型,建议对于高度为400 km、轨道倾角42°、寿命为3年的典型航天器,其舷窗玻璃的临界安全(非穿透)厚度至少为12mm.  相似文献   
25.
国外几种新型微化学推力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了国外几种以微机电系统 (MEMS)技术为基础的液体和固体微化学推力器。这些新型微化学推力器具有MEMS技术微型化、低成本和批量生产的优点 ,并考虑了体积限制和高度集成等空间限制 ,能产生 10 -6~ 10N·s的推力脉冲 ,可用于微型卫星和纳米卫星的姿态调整、变轨和定向的精确控制。同时阐述了这几种微推力器结构特点和制造工艺 ,并与其他类型的推进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6.
空间用原子频率标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现在,使用卫星导航系统的用户可获得非常高的定位精度,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卫星有效载荷的原子频率标准(AFSs)决定的。原子频率标准产生于50年代,主要用于实验室,现在原子频率标准的性能和可靠性都有很大的改进,许多卫星系统都携带有原子频率标准,如美国的全球定位卫星系统(GPS)、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和美国的军用战略战术中继卫星(MILSTAR)均载有原子频率标准。为测试相对论的预测,导致了氢激射器(氢钟)的在轨飞行。对于精确的可靠性研究来讲,在轨飞行的几百个原子频率标准的基数还是较小的。在过去三十年里,由于电子工业的成熟和空间级原子频率标准制造技术大踏步地改善,星载原子频率标准的性能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本文对空间系统的原子频率标准的历史进行了回顾,我们将对现在不同空间系统所用的、不同种类的空间级频率标准及其主要性能进行简要评论,并且对超级原子频率标准在将来的空间应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7.
介绍了微细电火花技术中的线电极磨削法,分析了工具电极的离线安装误差,并通过电火花加工钛合金材料上小孔的工艺试验,掌握了脉冲电源参数对小孔质量的影响情况,为微细电火花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做了探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8.
建立了描述激光控制分解式固体微推力器内流动特性的计算模型,对激光微推力器内流动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分析了气体粘性和压强对激光微推力器内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推力器内流动受低压、小尺寸的综合影响,喷管喉径小于0.8 mm时,气体粘性对推力器性能影响显著增强;提高推力器内压强是减小粘性影响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在 KM3模拟器中进行的天平热效应专项试验测量数据分析,利用热力学定律,计算了天平热效应参数,并给出了在实际测量中进行实时温度预估的公式,为天平温度补偿中的温度控制设计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