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5篇
航空   327篇
航天技术   49篇
综合类   27篇
航天   1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CCD组件是CCD相机能否传输高质量图片的关键,其对工作环境温度的要求非常严格,过高或过低的环境温度都会降低其光电转换的能力;同时,其自身的温度波动过大更会产生热噪声,从而使相机的分辨率降低。文章采用NEVADA和SINDA热分析软件计算分析了用电加热功率补偿来保持CCD片温度水平并减小CCD片温度波动的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得出了几种不同功率补偿方案对CCD组件温度波动的影响。并通过一个热平衡模拟试验验证了热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王进 《民航科技》2006,(5):97-99
本文介绍了A320/CFM56—5B发动机火警环路原理,浅谈火警环路故障的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根据机场指挥信息系统设计和开发工作经验,采用Delphi编程工具开发了基于Client/Server结构的机场信息指挥信息系统,并对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功能性等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HB 8093卡箍试制中的问题以及对标准修订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HB 8093导管与导管连接卡箍的试制,发现了卡箍国产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设计及工艺等方面找到了解决措施,为标准的完善和标准件的制造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航空电机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并阐述了解决工业以太网的实时性问题、软件复用问题以及基于数据库的流程控制问题的关键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测试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VAPS、FLSIM软件建立了飞行管理系统控制显示组件(CDU)和导航模型实时仿真系统.在满足实时性前提下,给出了基于FLSIM的导航模型设计方法.建立了一个通用的、基于网络连接的飞行管理系统的CDU和导航模型.实现了飞机管理系统中控制显示组件的动态图形仿真以及在实时环境中飞行计划的生成.给出了航线导航的设计方法,实现了导航信息数据的实时传输.  相似文献   
17.
《航天器工程》2017,(1):36-42
星间链路机械可移波束天线的转动总寿命需求是进行天线设计的重要依据。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观测几何的仿真方法,实现了航天器运动、航天器姿态控制、天线双轴转动相结合的仿真,同时避免了复杂的动力学仿真,并以某Walker-δ星座星间链路机械可移波束天线为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较为准确的天线双轴转动总寿命需求,可用于长寿命高可靠性设计、制定具体的寿命试验方案等。该方法也适用于其他类型星座或其他依靠机械双轴实现指向跟踪的星间链路终端设备。  相似文献   
18.
针对靶场试验跨区域雷达联合参试的特点,结合靶场试验信息实时处理显示需求,分析和比较了高层体系 结构(HLA)和试验训练使能体系结构(TENA)的原理和技术优势,设计了适用于靶场试验的雷达组网信息系统总 体框架,阐述了该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为提高靶场综合试验能力做出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根据磁悬浮零部件专用测量机气浮运动组件内外球面的高精度技术要求,设计一种角摆静压力自动补偿万向球头节研磨机构,在普通车床上采用内外球面自动研磨的方法代替传统手工对研.实践证明提高了气浮运动组件的研磨质量和效率,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对数控系统的发展历史及现状进行了分析,重点从组成结构、驱动特点、工艺方法及功能等方面总结了不同发展阶段的体征。随着PC及开放体系结构的影响,数控系统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数字化、网络化到智能化成为智能制造发展的共识,数控系统从诞生开始就走着数字化的道路,现场总线、实时以太网及工业互联网技术不仅使数控系统自身,而且与外界实现网络化互联。在分析数控机床智能化需求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智能化数控系统的技术路线和实现案例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发展智能数控系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