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2篇
航空   77篇
航天技术   2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5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82.
83.
利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热天平法研究了不同投料比的氨酚醛树脂的热解性能,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其复合材料的烧蚀形貌,从而得到了氨酚醛的投料比与热解性能及烧蚀性能的关系,证明酚醛树脂合成甲醛和苯酚的投料比低时(1.18),其热性能和烧蚀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84.
C/C喉衬在烧蚀后其内表面会出现炭沉积层,沉积层的出现阻碍了喉衬材料微观烧蚀形貌的分析.针对该问题,采用烧蚀实验发动机,在发动机工作末期喷注氮气和减小喷管喉径2种实验方法展开研究,明确了炭沉积层形成机理以及提出抑制该沉积层的方法.通过实验研究证明,炭沉积层成型于发动机工作末期,沉积是由于氧化性燃气中的烃烷类分子在一定的...  相似文献   
85.
化学液相沉积制备的炭/炭复合材料烧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等离子烧蚀发动机、小型烧蚀发动机点火试验及微观结构观察,研究了由化学液相沉积制备的炭/炭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分析了其烧蚀前后微观结构的变化,并探讨了其作为固体发动机喉衬、扩散段材料的烧蚀机理。结果表明,由化学液相沉积工艺制得的沉积炭结构的抗烧蚀性能优于炭纤维,其作为喉衬的线烧蚀率为0.008mm/s,证明该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6.
87.
宋延礼  刘平  鄢鹏  夏尚能  刘力  沈欣 《航空动力学报》2022,37(12):2830-2839
根据高空长航时航空发动机支点柔性圆周炭石墨密封材料的实际服役工况,从高摩擦线速度(60~130 m/s)、轻载(30~400 kPa)和温度(25~600 ℃)的角度出发,自主设计动态试验测试台,评测国内部分现役机型用炭石墨密封材料的PV值,并通过装机论证PV值试验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80 m/s恒速,逐级增加载荷测得XX1#-1、XX2#-1、XX3#-1、XX4#-1和XX5#-1的许用[PV]值分别为4.8、5.9、6.9、9.1、12.3 MPa·m/s。采用300 kPa定载,逐级增加线速度测得XX2#-2、XX3#-2、XX4#-2和XX5#-2的许用[PV]值分别为6.0、8.0、10.0、12.0 MPa·m/s。经某研究所装机论证发现当试验样的许用[PV]值小于发动机的许用[PV]值时,易出现异常磨损,并伴随燃气泄漏;当试验样的许用[PV]值大于发动机的许用[PV]值时,能为发动机支点炭石墨密封材料选型提供材料特性数据,为发动机炭石墨密封材料的研究提供鉴别方法。此外,该试验方法将大大节约发动机用石墨封严材料选型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和上机论证经费的投入成本。   相似文献   
88.
树脂基防热材料烧蚀性能表征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氧-乙炔烧蚀试验研究了传统炭布增强酚醛(钡酚醛)、硼改性酚醛及聚芳基乙炔三种防热材料(C/BaF、C/FB、C/PAA)的烧蚀性能。结果表明,这三种材料的质量烧蚀率和基体树脂的耐热性能一致,数据变异系数Cv较小(7.1%-13.8%),可作为评价烧蚀材料烧蚀性能的重要指标;线烧蚀率数据的离散系数较大(23.9%-232.5%)。C/BaF和C/PAA材料出现了负的线烧蚀率现象,因此线烧蚀率不适宜作为评价2D树脂基防热材料烧蚀性能的指标。采用质量烧蚀率和烧蚀因子可较好地表征和比较烧蚀材料的烧蚀性能。  相似文献   
89.
C/C复合材料等温CVI工艺T-S模糊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等温CVI是目前制备高性能碳/碳(C/C)复合材料的重要技术,其主要不足之处是周期长,成本高,建立CVI工艺参数与沉积速率或均匀性之间的关系模型,进而来指导工艺的设计与优化,是达到降低C/C复合材料开发成本的重要途径。本文提出基于模糊推理系统理论,建立等温CVI工艺基于实验的T—S模糊系统模型,来挖掘和表达实验中所积累的无法用公式来描述的经验,根据该模型得到了一类盘状制件CVI工艺主要沉积条件的作用机理,为工艺优化、设计和控制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90.
张研  汪亮  孙得川  卢鑫 《固体火箭技术》2007,30(1):57-59,67
依据固液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内工作环境,采用裂解气相色谱法研究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热解特性,并分析了裂解气相色谱实验数据;综合考虑热解过程、热解化学动力学和热解产物分布,利用统计理论建立LDPE的热解产物分布模型,根据该模型可得到在不同温度下LDPE热解的热解产物组成及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