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115篇
航天技术   60篇
综合类   54篇
航天   1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北京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造成其气候特点为6~8月份为雷雨多发季节,能及时准确地对灾害性天气做出预报和预警,就会更好地保证航空飞行的安全并提高经济效益。对于锋面过境时引起的坏天气,预报人员通过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做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归类,提高了预报的准确率。但由于天气系统复杂多变,形成天气的各物理量相互制约。没有一个绝对统一的判据,所以气象预报也常常出现失误。本文通过对  相似文献   
22.
机场灾害性天气是指由大雾、大雪、冻雨、大雨、雷暴、大风、低云、沙暴、冰雹等造成低于机场运行最低标准而引起部分航班延误直至机场关闭的大面积航班延误的天气。机场灾害  相似文献   
23.
2006年夏季6—8月,本站平均气温27℃,比常年偏高1℃,且最高气温在8月达29.2℃,而常年最高气温是在7月;最高气温大于等于30℃的天数也比常年同期多近10天,达59天。总降水量与常年同期基本持平,但时空分布不均,6月降水偏少,7、8月各有一次比较大的降水,其中8月底的大暴雨在青岛局地形成灾害。强对流天气与常年明显不同,爆发时间多集中在午夜前后和下半夜,而常年多在傍晚前后。今年夏季台风活动频繁,有5个登陆我国,但都没有北上影响到山东半岛。  相似文献   
24.
《中国民用航空》2007,(12):57-57
11月27日,空客A320系列飞机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批准采用微波着陆系统(MLS)进行三类b盲降.从而使机场可以允许飞机在能见度很低的条件下,进行精确着陆,决策高度低于15米。这是商用飞机首次获得此类批准。微波着陆系统是一种新型精确进近和着陆系统。采用微波着陆系统可以增加机场起降密度,在不利的天气条件下,  相似文献   
25.
陈丹 《太空探索》2006,(3):62-64,F0003
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从此人类探索太阳的历史进入了空间望远镜时代,通过把望远镜送到太空,天文学家摆脱了地球大气的扭曲和屏蔽效应,可以在太空对太阳活动进行实时监测,从而达到可以预报“太空天气”的程度。[编者按]  相似文献   
26.
航天简讯     
□□W-3A卫星是由阿斯特留姆(Astrium)公司为欧洲通信卫星公司(EUTELSAT)研制的通信卫星。该卫星定位在7°E,已经开始提供运营服务。它是第1颗基于Eurostar-E3000卫星平台研制而提供商业服务的卫星。W-3A卫星在2004年3月16日由质子-M火箭发射,之后进行了6个星期的在轨测试。在4  相似文献   
27.
在历时20余年的立项和研制进程后,2020年2月10日由欧空局(ESA)主导、美国参加的太阳轨道探测器任务在美国发射升空,这是人类首个对太阳极区成像的空间太阳物理任务。太阳轨道探测器将用约3年时间在水星轨道以内的大椭圆日心轨道开展近距离太阳观测,用7年(包括3年延寿期)时间在黄道面外开展太阳极区高分辨率成像及探测。该任务有望进一步揭示太阳磁场,太阳活动爆发,太阳风起源、加速及其行星际传播和对地球空间天气的驱动等重要前沿问题的本质,加深对太阳活动周以及日地联系的理解。该任务启示中国空间科学要重视太阳深空观测任务的前瞻布局与立项实施。   相似文献   
28.
该公司的新技术能为飞行员提供增强型视觉效果,减少因恶劣天气造成航班延误而导致的成本和安全问题。据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高新技术研发部副总裁BobWitter介绍,该公司的新技术能为飞行员提供增强型视觉效果,减少因恶劣天气造成航班延误而导致的成本和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9.
针对天气干扰下的分季节的航班过站衔接时间优化问题,在对各个航班的潜在延误风险等级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历史数据研究天气因素导致的航班延误概率分布,求得各航班波及延误的期望,以优化前后总的波及延误之差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分别建立分季节优化松约束模型和紧约束模型,对航班衔接过站时间进行优化.最后以国内某航空公司的航班数据为算例,进行验证并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分季节的松约束模型和紧约束模型均比原计划减少了波及延误的时间,且松约束模型的优化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30.
本文通过引入高分辨率的土地利用数据与高分辨率的地形数据,利用WRF模式对京津冀地区进行了多次天气数值模拟,对比分析观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中的地面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风向及地表热通量等气象要素,以京津冀地区夏季晴天为例,初步分析了下垫面效应对天气数值模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