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5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90篇
航空   1607篇
航天技术   471篇
综合类   122篇
航天   166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352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51.
《航天器工程》2012,(5):52-52
据中国航天网2012年8月20日消息,中国风云-2F气象卫星在轨交付仪式会当日在北京召开。该卫星成功发射后,经过在轨测试和业务试运行,星地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其地面应用系统A2012年4月1日投入业务试运行以来,已经处理生成17种定量产品、8种图像产品。  相似文献   
952.
随着世界范围内重大自然灾害频发和空间技术的不断发展,空间技术在灾害监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成功运行的合作机制之一,2007年中国以国家航天局名义加入该机制。目前该机制已成为我国灾害遥感监测的重要数据源,  相似文献   
953.
BME多层瓷介电容器采用贱金属作为内电极(镍或铜)与陶瓷介质在还原的气氛下实现共烧,容易造成陶瓷介质层的氧空位。随着技术的发展,业界从基础材料、制造设备、生产工艺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有效解决了BME电容器的氧空位问题,实现了其在军工领域的认证与应用。  相似文献   
954.
通过对国防科技工业企业信息安全标准应用与需求的调研,结合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特点和经验,参考已有的国内外相关标准,规划适应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特点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框架,为国防科技工业的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提供发展方向和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955.
微纳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纳技术一般指微米、纳米级(0. 1-100nm)的材料、设计、制造、测量、控制和产品的研究、加工、制造以及应用技术.在基础科研以及制造行业中,微纳制造技术的研究从其诞生之初就一直牢据行业的尖端位置. 那么,我国的微纳制造技术研究现状怎样?面临着哪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微纳制造技术属于高、精、尖技术研究,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有没有关联?微纳制造技术研究对于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有什么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56.
阐述了沈飞公司的企业标准化工作以信息技术推动变革,在企业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化信息管理、标准件管理、技术文件管理及表格和标签管理等工作中进行尝试和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  相似文献   
957.
针对当前水资源与水污染的形势,提出在高校建立中水回用系统,详细分析了高校中水回用的可行性及技术因素,包括中水原水的选择与收集、中水处理工艺的确定和中水回用的关健,指出高校中水回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58.
针对当前水资源与水污染的形势,提出在高校建立中水回用系统,详细分析了高校中水回用的可行性及技术因素,包括中水原水的选择与收集、中水处理工艺的确定和中水回用的关健,指出高校中水回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59.
概述MJ螺纹现行的国内外标准情况及其主要特征,介绍MJ螺纹紧固件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展望MJ螺纹紧固件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0.
《航天》2009,(8):16-21
卫星大管家 6月底,从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传来消息:作为我国陆地观测卫星数据的接收、处理、归档、分发和应用单位,该中心已向广大用户分发数据100余万景,其中3颗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的数据,相当于覆盖我国全部国土600余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