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30篇
航天技术   4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散热器广泛应用于各种动力机械和仪器仪表,它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产品性能。对于动力机械来说,特别关注其散热效率、噪声和成本。散热效率与能耗相关,噪声直接与人的健康相关。提高散热器性能必需有相应的研究、检验设备,散热器风洞就是重要设备之一。2002年,西北工业大学和恒安散热器有限公司联合研制了一座RWT800散热器风洞,该风洞指标先进,性能优良,是我国机械工业系统至今先进的散热器风洞。  相似文献   
42.
介绍山东潍坊恒安散热器有限公司的散热器性能试验风洞控制系统的研制情况。该风洞的控制系统包括:风速控制,水流量控制,风温采集,水温采集四部分。通过工业控制计算机、采集卡及计算机接口,在Windows2000下实现了所有数据的采集与风速和水流量的较高精度的自动控制。采用VisualC 6.0编写的控制软件具有良好的人机用户界面和数据显示、保存和打印功能。经过试验验证,系统工作正常。  相似文献   
43.
采用CFD方法数值模拟了小型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对全车阻力的影响特性.汽车的内部及外部(发动机舱及舱内)均设置了数值模拟网格.分别计算了散热器及风扇对阻力的影响,采用本校实验结果(散热器压力损失)及制造商提供的数据(散热器及风扇的质量流率)确定初始及边界条件,为基于RNS的CFD提供输入.对汽车轮胎运动模式及行驶速度对散热系统阻力及汽车总阻的影响特性也进行了计算分析.预测结果表明,冷却系统阻力占汽车总阻的6.9%,与实测值吻合.  相似文献   
44.
基于参数化设计和模拟方法,采用VB开发了放射状散热器参数化设计模拟软件,可自动生成高质量的六面体网格和进行数值计算.利用该软件快速对风扇散热器组件的结构参数进行性能分析和讨论,加深了对风扇散热器组件各主要参数在散热器整体性能中影响程度的认识.采用并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基于组合优化策略以熵产最小为目标函数对多参数结构风扇散热器组件进行优化,曲线型散热器优化结果比初步设计方案的性能提高了7%.  相似文献   
45.
针对某型教练机燃滑油散热器产生裂纹导致燃油泄漏的故障现象,进行了地面开车试验,同时,对燃油系统和燃滑油散热器的压力、温度、流量等进行了测量,根据测量数据分析,找出了燃滑油散热器产生疲劳裂纹的原因.  相似文献   
46.
新型太空热控系统成功地融合了现有2种技术一——Sensortek公司开发的静电散热器技术和先进热与环境概念公司基于热流体的散热测量技术。 有源热控设备依靠加热器和机械制冷设备控制卫星温度,需要较大的电力供应,结构复杂且质量大,而新型热控系统的功率非常低,数据存储需求低,质量比目前最先新的有源控制系统还小,能按需在无源和有源热控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相似文献   
47.
基于参数化设计和模拟方法,采用VB开发了放射状散热器参数化设计模拟软件,可自动生成高质量的六面体网格和进行数值计算.利用该软件快速对风扇散热器组件的结构参数进行性能分析和讨论,加深了对风扇散热器组件各主要参数在散热器整体性能中影响程度的认识.采用并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基于组合优化策略以熵产最小为目标函数对多参数结构风扇散热器组件进行优化,曲线型散热器优化结果比初步设计方案的性能提高了7%.   相似文献   
48.
履带车辆前置动力舱冷却空气流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履带车辆前置动力舱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舱内冷却空气流场的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对装备有多个散热器且入口边界条件不同的动力舱内、外部冷却空气流场进行了仿真研究,并与实车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不同车速对各散热器冷却空气质量流量的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风扇转速下,随着车速由0km/h增加到70km/h,两个散热器及两个风扇的质量流量均有10%左右的变化,但是两个散热器的总质量流量基本不变.车速在0~70km/h变化时,由仿真计算和试验测试所得的各散热器和风扇的冷却空气质量流量变化率之差都小于5%.  相似文献   
49.
针对空间核反应堆电源中的热排散系统,新设计出“接触-导热”式热管辐射散热器结构,根据此散热器结构提出了“划分节点-分层耦合”的传热计算模型,计算了其辐射散热特性,并以JIMO(木星冰卫星轨道器)空间探测任务为背景,对散热系统整体进行了性能分析与对比。结论如下:为提升单块辐射板以及系统整体的散热性能,除可通过增加NaK78入口温度途径外,还可采用增大NaK78循环流量的方法;对于单块辐射板而言,散热面积固定情况下当NaK78流量由1 kg/s增加至10 kg/s,辐射板散热量可增大14.14%,而对于系统整体而言,散热量固定工况下当NaK78流量由1 kg/s增加至10 kg/s,所需辐射板总面积可减小67.73%;为提高系统循环流量,可采用“串-并联”相结合的辐射板连接方式实现;JIMO散热系统采用新型辐射板结构,散热总面积最大可减小59.06%,散热板总质量最大可减小4.24%,新型散热板结构具有一定的高效与轻质性。研究结果对空间堆电源系统热管式辐射散热器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0.
根据空间大功率热排放系统的要求,参考美国航天局提出的双翼热管式辐射散热器,提出了在结构上改进的热管式辐射散热器.总体设计为四翼对称式辐射散热器,四翼均为相同独立工作.散热器由主回路管道、泡沫碳换热器、热管和散热板四部分组成,主回路管道选取钠钾合金为工质,换热管选取水为流体工质.系统废热通过钠钾合金冷却回路传递到泡沫碳换热器,泡沫碳换热器再传递给水热管辐射板,通过辐射换热释放到太空.对热管散热器进行了结构设计以及初步热设计,为大功率深空探测器热排放系统提供了最优的设计结构及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