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30篇
航天技术   4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1.
通过对内燃机车管带散热器波纹带成形特点的分析研究,开发出了适合实际应用情况的,且较容易加工成形的波纹带滚刀。并对该滚刀的制造难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空间核电源热管式辐射散热器热分析与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空间热管辐射散热器的特殊工况对散热器进行热分析建模,通过分析其传热原理,建立出热阻模型,并通过和实际设计进行对比,验证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可行性。选取翅根温度、翅片长度和翅片厚度等参量作为约束条件,分别对热管式空间辐射散热器的翅片散热效率和系统质量特性进行优化分析,获得最优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3.
1散热器主片零件的结构分析散热器主片零件结构如图1所示,散热器主片品种、规格很多,公司目前散热器主片最长  相似文献   
14.
党晓民  贾少鹏 《飞机工程》2007,(3):13-15,20
以第四代战斗机为目标,提出了旨在满足其战术技术要求的大制冷量、低代偿损失的环控系统方案,采用与发动机进气道融为一体的环形散热器为冷源,通过液冷循环将燃油系统、空气涡轮冷却系统、分子筛制氧供气系统关联在一起的构型方案,使系统组成非常紧凑,相对于同等制冷量的环境控制系统重量减轻了约50%,代偿损失减少了65%,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系统隐身功能。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封装体积越来越小,功率却越来越大,这就使电子设备的温度日益增高,而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又与温度密切相关,良好的散热是电子设备应用中重要的一环。本文以通用的矩形翅片式散热器来对比带集中热源和带平均热源的散热器的温度差异,提出以嵌入热管的方法来解决带集中热源散热器的散热难题,并运用ICEPEK软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概述简单热管的常规设计方法;进而叙述利用不凝气体体积受热变化来改变热管冷凝端散热面积,以达到温度控制的要求;文章给出了不凝气体罐的体积设计计算以及不凝气体质量计算。  相似文献   
18.
首先介绍了热管辐射器的计算及优化设计的理论,制作了两个铝蜂窝板热管辐射器单元试件,一个是热管预埋的,一个是热管外贴的。  相似文献   
19.
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与飞机、发动机的关联参数有限。为准确表达变工况滑油系统的热性能,通过研究发动机轴承腔热性能与转子转速及主流路温度参数的拟合关系,将主机温度、燃滑油参数作为输入,对发动机滑油系统在飞行剖面上典型飞行状态点的热性能参数进行了迭代计算;针对管壳式燃滑油散热器结构及运行特性,计算了散热器换热性能。建立轴承腔和散热器的数学模型;基于系统流动仿真平台,利用内部的二次开发环境编写出C#语言代码,开发出了适用于发动机的轴承生热模型和散热器模型,实现发动机滑油系统与发动机燃油系统及飞机热管理系统的联合计算;在航空发动机、飞机变工况输入条件下,进行滑油系统、发动机整机及飞发一体化的变工况热性能迭代计算,并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误差小于5%,可较准确地反映变工况条件下的热管理相关参数,为飞发一体化热管理联合仿真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  相似文献   
20.
微矩形槽内的单相强迫对流换热性能实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航空电子设备集成度和封装密度的增加给电子元器件的热控制问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微槽散热器是解决航空电子元器件散热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设计制作了6种不同结构尺寸徽矩形槽道,采用航空电子设备上最常用的乙醇溶液作为冷却工质,进行了徽槽道内单相强迫对流换热性能实验,分析了流体流速、过冷度和微槽结构等对传热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