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6篇
航空   12篇
航天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民航机场导航设备工程项目建设(以下简称工程建设)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它所涉及的环节较多,要求很高,其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民航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作为工程建设的管理者,要确保工程的质量,完成好工程建设的任务,就必须根据民航现行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和具体的工作任务,制订出严谨的工作计划,严格按照有关的规定、规范和要求组织项目的设施。  相似文献   
22.
武岩 《国际太空》2006,(12):23-24
1 美国航空航天局汇总的经验 □□所有出舱活动用的装备、设备和接口的设计,都应该满足出舱活动设计标准的要求.工程设计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越简单越好.东西不能放得太高,应该减少手的疲劳.尽可能增大操作空间,便于戴航天手套的手的操作.在设计每一项操作任务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设计好航天员身体的限制和固定措施.所有设备和物品都应该是随时受控的,不会在太空中随便飘走.所有设备和工具的设计都应该标准化,特别是接口的设计更应该注意标准化.随着设备的标准化,操作程序也应该标准化.在设备和仪器的研制过程中,一定要考虑拆卸和更换这种设备和仪器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23.
有效地识别并利用以往的经验教训,是防止人为差错的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如利用从“水星”、“双予星”、“阿波罗”、天空实验室、航天飞机和“和平”号空间站上所取得的经验。过去虽然发生过人为差错,但航天员还是对飞行任务的圆满完成做出过应有的贡献。从这些经验中汲取教训,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可用于改进未来航天飞行任务中设备、程序和操作训练的设计。为了从过去的经验中系统地汲取教训,弄清导致人为差错的原因,并应用这些经验教训,使象ISS及地球轨道以外飞行这样极其复杂的航天任务的圆满完成免遭人为差错的威胁,需要制订出一套计划。  相似文献   
24.
本文试图通过对Y-7飞机起飞着陆操作程序的改进,适当选取起飞和着陆的特征参数来提高Y-7飞机的起飞和着陆性能。  相似文献   
25.
《航天》2011,(1):40-41
2000年10月31日,俄罗斯的克里卡廖夫、吉德津科和美国人谢泼德三位航天员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基地升空,两天后抵达国际空间站。在他们乘坐的联盟号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舱口打开,他们踏人了空间站。从那一刻开始,空间站上就一直有人生活和工作。  相似文献   
26.
水客 《航天员》2008,(5):42-44
太空出舱,航天员在出门之前一定要身穿舱外服,以适应那很不友好的太空环境。而航天员在轨组装与检查到穿上舱外服,却远不似人们打开衣箱取出衣服穿上那么简单。我们已经在电视中看见,神七飞行时轨道舱内,翟志刚与刘伯明进行舱外服在轨组装与检查的情景,它扎扎实实地花了两人长达15个小时的时间,也耗费了他们不少的体力。但这还只是太空出舱前的一部分任务。事实上,要在太空中出舱,进行舱外活动,就不只是一项简单的工作,确切地说,它还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需要完成一系列繁琐的操作,并且每一步都充满了风险,因而要求航天员在上天之前勤学苦练,熟练掌握其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27.
飞行员操作程序(pilot operational procedures,简称POP)定义了航电系统的显控界面及操作逻辑,是航电综合设计最重要的顶层设计文件,其仿真对支持总体设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航电系统的显示控制界面是飞行员的主要人机交互界面,优化便捷的显控界面可以显著提高飞行员的操作效率,降低飞行员的工作负荷。搭建的航电台架体积过大,在与一线飞行员交流、优化和对空勤地勤人员进行培训时就变的比较困难。便携式的设备具有便于携带和直观展示等特点,为设计人员提供便利。首先从某机型的综合航电系统角度阐述POP的组成及任务操作,之后介绍POP仿真模型建立的步骤。最后对综合航电系统POP进行了仿真实现,搭建完成了便携式POP仿真平台。其结果可用于支持系统设计过程中的显示界面设计以及与飞行员交流。  相似文献   
28.
非正常操作程序是指在飞机或系统功能非正常情况下,飞行机组安全操作飞机的重要依据,是保证飞行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非正常操作程序的编制耗时长且涉及多个技术领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研究国外相关资料,结合成熟机型程序的编制经验,提出非正常操作程序编制流程.首先,系统地介绍非正常操作程序的组成和功能、程序项目的确定方法以及程序格式;然后,定义非正常操作程序编制过程的四个阶段、各阶段的工作内容以及人员资质;最后,结合国产新支线客机实例证明所提非正常操作程序编制流程的有效性.本文提出的非正常操作程序编制流程对民用飞机主制造商非正常操作程序的编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