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6篇
  免费   1136篇
  国内免费   619篇
航空   4215篇
航天技术   592篇
综合类   623篇
航天   991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04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279篇
  2020年   288篇
  2019年   291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261篇
  2016年   268篇
  2015年   233篇
  2014年   295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41.
介绍了风洞应变天平的工作原理、设计流程和设计要求,研究了风洞应变天平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响应面及其构造方法,提出了基于响应面法的风洞应变天平优化设计方法,利用模板法和积木拼接法对风洞应变天平进行参数化建模,给出了天平优化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42.
采用化学镀法制备了表面镀钴的多壁碳纳米管,并将其均匀分散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固化成膜,形成镀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采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及振动样品磁强计等对镀钴碳纳米管的形貌、微结构与磁性能进行了表征,还采用数字化网络分析仪对该复合材料在0.5~40GHz频段内的微波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碳管质量分数(1%)和吸波介质层厚度(2.0mm)等条件下,与纯碳纳米管相比,表面镀钴碳纳米管的吸收峰往高频方向移动,吸收强度略有增加,但吸收频带并没有宽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3.
翼身融合飞机的空气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翼身融合飞机(Blended Wing Body Aircraft-BWB Aircraft)是一种新型高升阻比无尾布局的大型运输机,其气动特性的研究是BWB布局飞机克服众多技术难题的基础。文章首先简述了BWB布局的研究历程,给出巨型BWB布局飞机的总体几何特征参数和基本性能,并简述风洞和自由飞试验情况;接着介绍BWB研究中的多学科优化平台,着重讨论气动优化技术,它是解决BWB布局气动问题的基础手段之一;然后综述BWB布局研究的热点领域:气动特性研究、气动弹性研究和发动机/机体一体化设计研究;最后提出BWB布局发展趋势的若干方面。  相似文献   
144.
倪学仁 《航空学报》1990,11(11):647-649
 <正> 在计算飞机起飞、着陆和滑行等地面运动的静、动态载荷时,除了需要飞机结构和气动参数外,起落架减震器的性能参数更占有重要地位。而这些性能参数中尤以决定油液阻尼力的流最系数为重要。长期以来,国内主要靠查手册、凭经验确定这个系数,如果能较准确地确定流量系数,对载荷计算是很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145.
高速列车受电弓气动力特性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高速列车受电弓在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FD-09低速风洞进行空气动力特性的测量结果。试件为实物,分原型弓和改型弓。试验时速为80~300km。测量结果表明,改型弓阻力较原型弓平均低19%,同时表明,弓头阻力占受电弓总气动阻力的14%~21%。因此,受电弓和弓头结构外形设计必须考虑气动性能。利用不同高度和斜度档板(围裙)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受电弓气动阻力和气动噪音,但列车总阻力将可能增加。  相似文献   
146.
分析了传统的集中式电源架构(CPA)存在的问题,根据新型机载计算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两级电源转换架构.通过研究分布式电源架构(DPA)和中间总线架构(IBA),解决了原有的CPA存在线压降大、分布参数对快速动态负载响应的影响等问题,不仅实现了大功率电源系统高效率转换、低压大电流负载点转换,进而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最后,建立了实验模型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7.
对机翼大梁的加强方案,从理论计算、试验上分析了它的静力特性;理论计算和试验结果比较吻合,表明l大梁的加强方案在强度和刚度上能满足改装后飞机的承载要求,该加强方案已应用于飞机的改装.  相似文献   
148.
概述了负拉力测试的意义和途径,介绍了在Y8飞机进行WJ-6发动机空中起动试飞中,用一台摄像机和一台高速摄影机测定发动机负拉力的实施过程及数据处理过程,并进一步探讨分析了Y8飞机发动机空中起动试飞中排气温度,转速和桨叶角等参数的变化情况,通过研究,可以判断飞机负拉力特性及操纵安全裕度,从而验证理论计算或修正理论计算,可供从事本专业的飞行试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9.
采用实验方法研究气膜出流条件下带肋回转通道流动特性,其中回转通道为带90°直肋变截面通道。根据研究问题的特点,利用单元分析方法,定义了壁面有效压力及单元有效压力系数。结果表明:通道出口段存在气膜出流与无气膜出流情况相比出口段有效压力分布发生变化,并且使整个通道的流阻下降。影响流动的主要因素是通道的阻塞比、长径比、宽高比、气膜出流比和进口雷诺数。  相似文献   
150.
瓦状特征型面塞式喷管三维计算与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进一步了解瓦状塞式喷管的性能,采用NND差分格式求解三维N S方程和空气冷流对6单元瓦状特征型面塞式喷管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研究模型的内喷管面积比为4,总面积比为40,设计压强比为1047。计算得到了流场马赫数和塞锥表面压强分布、喷管推力系数效率,以及不同压强比下中心平面、过渡平面和边缘平面的塞锥表面压强变化规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得较好,效率数值最大相差1%。实验塞式喷管最大的推力系数效率为0 995,同钟型喷管相比,具有很好的高度补偿能力:从地面到高空,效率在0 93~0 995之间变化。和以前简化型面的4单元瓦状塞式喷管相比,实验和数值模拟均说明塞锥特征型面的优化设计提高了喷管性能,更充分体现了塞式喷管的高度补偿特性,可以成为未来工程应用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