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72篇
航天技术   84篇
综合类   24篇
航天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基于服务发现的网络性能测量系统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现有网络性能测量技术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面向服务的网络性能测量系统的体系结构, 旨在将网络性能测量作为网络基础设施的一个组成部分, 为用户提供基于服务发现的透明访问。介绍了该系统的体系结构以及主要组件的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62.
任琨 《飞碟探索》2002,(4):34-36
2002年3月,从秘鲁传出一条爆炸性新闻,考古学家乔治·卡布里拉率领的小分队在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纳斯卡地区发掘出一个奇异的头骨,用C14法及其他方法测定它已在墓穴中度过了4500个春秋。看它的相貌,眉骨、颚骨、鼻骨、颧骨与普通人并无两样,但它的头盖骨却高高耸起呈圆锥状,仿佛戴了一顶纸糊的小丑帽似的让人忍俊不禁。经测量,这个头骨的脑容量足足比现代人增加一倍,牙齿和眼窝也比我们大得多。根据头骨的比例可以计算出它的主人生前身高达2.6米,是一个典型的巨人。超级脑容量意味着他绝顶聪明,贮存信息加工信息的…  相似文献   
63.
IP网络物理拓扑发现通常依据设备的地址转发表(AFT, Address Forward Table)实现,相关数据通过简单网管协议(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al)获取.但在实际网络中,由于各种因素这种方法发现的结果往往不精确甚至有错误.提出基于网络流量特征的拓扑发现算法.首先将网络设备接口流量随时间的变化看作随机过程,给出接口速率的相关函数定义;然后证明了物理直连的设备接口间的网络流量具有最高的线性相关性;进而提出了基于接口流量线性相关性的IP网络物理拓扑直连关系的发现算法,实现对物理拓扑的最似然估计.最后,在实际网络中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4.
高质量的项目发现是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而分析航空领域重大关键技术项目发现的影响因素,能有效对其项目发现过程进行支撑。在总结知识聚合一般过程、分析航空领域重大关键技术项目发现特点的基础上,构建基于知识聚合过程的航空领域重大关键技术项目发现模型;通过访谈分析、问卷调查等方式总结航空领域重大关键技术项目发现的影响因...  相似文献   
65.
《太空探索》2011,(3):22-23
发现号航天飞机的命名源自于一艘18世纪时的英国探险船,伴随著名的詹姆斯·库克船长远征南太平洋的发现号。在库克船长的探险中,完成了包括发现夏威夷群岛、新西兰乃至于确认澳洲大陆存在等的功绩,而同行中的另外一艘探险船奋进  相似文献   
66.
《太空探索》2011,(3):20-21
美国东部时间2月24日16点50分,带着广大航天爱好者选定的"叫醒曲",6位航天员乘坐发现号航天飞机开始执行STS-133任务。此次航天任务是发现号最后一次飞行,航天飞机第35次  相似文献   
67.
2002年4月初,美国科学家在对1997年火星考察的数据重新进行分析后发现,火星表面含有叶绿素,此项新发现表明有望在火星上发现生命。叶绿素是植物和藻类用以将太阳光转化为食物的一种物质,地球上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因为叶绿素的颜色而呈现绿色。研究报告表明,两位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在火星探测飞船附近的一小块地区,出现了六个潜在的叶绿素热点。据悉,有关研究正在继续进行。美国科学家发现火星上有叶绿素@刘彦骅  相似文献   
68.
江山 《太空探索》2004,(4):38-39
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月3日和24日分别登上火星的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探测器正携手工作在火星上。它们让地球上的我们多了一份牵挂.多了一份期待。  相似文献   
69.
邹忌 《西南航空》2006,(5):74-83
北纬30度,这是我们这颗蓝色星球上一根神奇的纬线,这条纬线串起了早期人类最炫目的上古文明: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当然,还有黄河、长江流域的华夏文明。多少年来,偏处一隅的成都平原似乎与这些辉煌无缘。上世纪八十年代,一次考古发现终于打破了这块土地的沉默,随着一具具古纹斑斓的文物重见天日,传说中的古蜀国在广汉三星堆撩开了神秘的面纱。2001年,位于成都市区西北部的全沙遗址再次横空出世,这次考古发现的成果让全世界目瞪口呆。随着三星堆和金沙两大文化遗址的双星闪耀,璀璨的古蜀文明以无可辩驳的铁证昂首步入了人类文明史的前台。  相似文献   
70.
我国古代军事家孙武早就总结出了一条重要的作战原则: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在作战过程中,只有隐蔽行动、神出鬼没,使敌人发现不了自己的行踪,听不到自己的声音,才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从古到今,战争的双方都明白这一普遍的道理,也都力争在作战过程中做到这一点。不管是原始的迷彩伪装,还是现代的隐身技术,都是为这一作战原则服务的。虽然战争环境发生了变化,作战手段也发生了变化,但是战争的基本原则并没有变化。轰炸机在作战行动中要摧毁对方的纵深目标,需要突破对方的防线,隐蔽行动更显得重要。各种技术先进的探测设备对常规轰炸机的突防构成了致命的威胁,采用隐身技术,推迟探测设备的发现时间、降低探测设备的发现概率,成为了新一代轰炸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